1.2萬億砸向地球第三極,這場豪賭把水資源變成戰略籌碼,中國的能源棋局徹底攤牌了。
高海拔水電站不只是個發電廠。
墨脫峽谷85%的水流利用率背后,藏著對南亞水龍頭的絕對掌控。
印度人管雅魯藏布江叫布拉馬普特拉河,恒河平原的命根子捏在別人手里,旱季放水叫人道援助,雨季截流算防洪減災——這種操作比坦克導彈更讓人睡不著覺。
高志凱當年說的"恒河分界線"聽著像瘋話,現在看簡直是神預言。
查了中科院最新論文,雅魯藏布江枯水期流量比官方數據更極端。去年旱季實測流量跌破1000億立方米,印度阿薩姆邦稻田裂得像龜殼。水電站蓄水池就是懸在南亞頭上的水炸彈,孟加拉國學者最近在《南亞觀察》發聯合聲明,要求中國簽跨境河流公約。
新疆那邊算盤打得響。塔克拉瑪干邊緣兩億畝荒地澆透需要黃河年流量的60%,紅旗河方案走青藏高原邊緣確實省電,但國際河流組織曝光的路線圖顯示要橫切三條跨境水系。朔天運河更嚇人,十九座水庫壓在青藏地震帶上,中科院凍土工程組的警告報告在官網上掛了三天又神秘消失。
墨脫縣長的采訪視頻昨天在地方臺曝光了。背景里施工車隊堵成紅龍,他掰著指頭算賬:"電站建成全縣稅收翻三十倍,但得先解決兩萬工人的高原肺水腫。"更扎眼的是辦公室墻上掛的調水路線圖,紅箭頭直插和田沙漠,比官方公布的"西水東調"激進得多。
王玄策的唐代石碑在吉隆縣被圈成景點不是偶然。歷史學者翻舊檔案發現,公元648年那場"借吐蕃兵滅天竺"的戰役路線,和現在水電站控制區高度重合。恒河北岸的緩沖帶概念在智庫報告里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雅魯藏布江的渦輪機組轉起來時,新德里的抗議聲浪反而變小了。
環保組織在微博發的高清衛星圖觸目驚心。墨脫施工面撕開六處原始雨林,紅外相機拍到孟加拉虎種群被迫北遷。中科院生態所的測算更驚人:截流后下游濕地面積將萎縮15%,恒河三角洲的紅樹林消亡可能讓超級臺風直撲加爾各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