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白宮還不到一年的特朗普,亮出了復仇名單!
這出清算大戲簡直比宮斗劇還要精彩刺激。
01.
第一記重拳就是美國情報總監7月甩出的一份“通俄門”的解密文件,這些文件的矛頭精準無誤地指向了奧巴馬。
文件內容顯示,那場曾在全球范圍內掀起驚濤駭浪的政治風暴,或許竟是一場精心策劃、蓄意為之的“構陷”。
回溯到2016年美國大選之后,美國17家情報機構經過初步研判,達成的共識是俄羅斯的網絡活動并未對美國大選的投票結果產生實質性影響。
然而,這一結論顯然無法讓奧巴馬團隊感到滿意。
他們隨即下令對相關報告進行修改,直接刪掉了“未影響結果”這一關鍵表述,取而代之的是一句模棱兩可卻極具煽動性的“意圖破壞美國民主制度”。
而這個虛假故事的核心物證,便是那份臭名昭著的“斯蒂爾檔案”。
如今,這份檔案已被揭露是希拉里競選團隊花錢炮制出來的產物。
事實上,在當年,這份檔案的真實性在情報界內部就飽受質疑,諸多專業人士紛紛提出反對聲音,然而,所有這些反對的聲音都被強行壓制了下去。
前中情局長布倫南、聯邦調查局長科米、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等一系列在情報界如雷貫耳的名字,如今都被卷入了這場漩渦之中。
其中,布倫南和科米更是已經因“向國會作偽證”這一罪名面臨調查。
盡管從法律層面來看,要給奧巴馬定“叛國罪”的門檻高得近乎離譜,畢竟法律對于叛國罪有著極為嚴苛的界定標準。
但偽造情報、動搖國家根本這一指控,已經足以在美國政壇引發一場強烈的地震。
當特朗普向昔日政敵亮出復仇之刃時,在另一場權力對決中,他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而他的對手,正是商業和科技領域的傳奇人物埃隆?馬斯克。
這場沖突,完美詮釋了“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政治與商業的殘酷現實。
信息來源:2025-07-20新國際微博《美情報機構:奧巴馬政府曾偽造特朗普“通俄”材料》
02.
想當初,在特朗普競選總統時,馬斯克曾是他的重要金主之一,為他的競選活動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
投桃報李,特朗普當選后,也對馬斯克的企業給予了諸多政策優惠,甚至許諾將SpaceX的星鏈項目納入國家安全基建體系,雙方一度處于“蜜月期”。
然而,政治與商業利益的聯盟往往脆弱不堪。
隨著特朗普政府一項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變動,特斯拉的運營成本一夜之間大幅激增。
作為特斯拉掌門人的馬斯克,對此私下怨言不斷。
這些怨言傳到特朗普耳中后,特朗普頓時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一怒之下,他立刻下令對SpaceX高達220億美元的政府合同展開全面審查,試圖通過這一手段,逼迫馬斯克就范。
在特朗普看來,總統的權力至高無上,一個商人怎敢忤逆自己?
白宮迅速行動,雷厲風行地責令五角大樓和相關部門,將SpaceX與政府簽訂的合同一份一份梳理出來,準備從中挑刺,進而作廢這些合同。
但長達44天的深入徹查,最終得出的結果卻讓白宮高層倒吸一口涼氣。
美國,這個超級大國,早已在諸多關鍵領域離不開馬斯克的企業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報告冷峻地指出,目前能夠將美國宇航員安全送上國際空間站并順利接回地球的,只有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的“龍飛船”。
而五角大樓提供的數據更是驚人,美軍高達八成的軍用衛星發射任務,都依賴SpaceX的火箭來完成。
在戰場的戰術數據傳輸方面,65%的任務要依靠星鏈系統來實現。
一旦切斷與SpaceX的合作,這意味著美軍的戰場指揮效率將驟降七成,軍事行動將陷入極大的混亂。
馬斯克絕非等閑之輩,他早有先見之明,為自己的企業構建了堅固的防御壁壘。
他利用天價違約金條款,以及將“星盾”系統與情報機構深度捆綁的策略,打造出了一條令任何人都難以跨越的“黃金護城河”。
即便貴為美國總統,手中的權力有時也會顯得蒼白無力,宛如一只“紙老虎”。
信息來源:2025-07-21大江網《開始了!特朗普審核馬斯克》
03.
華盛頓的權力斗爭不光在國內,就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受到了波及。
普利策獎得主、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爆出猛料,特朗普政府正在秘密謀劃一項“強制流放澤連斯基”的計劃。
如果澤連斯基不主動讓出總統之位,美軍甚至可能采取強硬手段,直接將其趕下臺。
而關于繼任者,特朗普政府似乎早已內定,人選正是烏克蘭前總司令扎盧日內。
之所以會有這場政治危機,是因為澤連斯基對特朗普一份“50天停火通牒”的堅決拒絕。
特朗普在這份通牒中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于俄羅斯,并放棄部分頓巴斯地區。
然而,澤連斯基依據烏克蘭憲法中領土完整不容談判的規定,果斷予以了回絕。
但是在今年上半年,超過10萬烏克蘭士兵逃離軍隊,烏克蘭國內經濟也陷入了崩潰邊緣,GDP萎縮了四成,外債總額更是超過了GDP本身,國家經濟瀕臨破產。
與此同時,憑借在民眾中高達72%的民調支持率,扎盧日內在西方眼中,成為了那個能夠穩定烏克蘭軍心,并最終推動烏克蘭走向談判桌的“合適人選”。
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態度也發生了180度大轉變,軍事援助不再被視為美國的義務,而變成了一門純粹的生意,美國推行“歐洲出錢,美國賣貨”的策略。
美國經常掛在嘴邊、四處宣揚的一句話就是“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可是當美國強權為了自身利益親自下場肆意破壞時,這句動聽的口號瞬間變得如此蒼白無力,淪為了一個笑話。
當一位前總統可能真的要因“叛國”罪名接受審判,當科技資本所匯聚的力量強大到足以凌駕于國家行政權力之上,當一個美國盟友的命運可以被隨意決定、玩弄于股掌之間……
這場權力的牌局中,所有的底牌似乎都已被無情掀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