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毒風暴》熱播,引發大眾討論。不曾想討論度最大的卻是秦昊飾演的毒梟盧少驊,竟然吸粉無數。
自《狂飆》之后,反派耍帥吸粉的套路屢見不鮮,那么秦昊扮演的盧少驊究竟有什么魅力呢?為何反派會頻頻吸粉?
絕命毒師盧少驊
今年暑期檔已經冷至冰點,至今還沒有爆劇出世,讓不少觀眾覺得無聊。
騰訊平臺本是最看好的《掃毒風暴》上線后,雖然沒有達到大爆的需求,但也勉強過關。
畢竟刺激的劇情和掃毒的艱難,為觀眾們又一次揭露了毒品的危害。
但讓觀眾津津樂道的不是緝毒警察的英勇和被毒品控制的危害,反而是秦昊飾演的盧少驊,成為了大家的熱議。
盧少驊在劇中本是一名保安,看起來十分老實。但因為做夢都想發財,又因為待遇不公,于是決定鋌而走險,販賣毒品。
這個人設在某種程度上參考了美劇《絕命毒師》的人設,為角色人物適配了不得已走上絕境的理由。
再加上秦昊外貌優秀,且因為販賣毒品之后大發橫財,造型方面更是極為拉風。
與樸實的緝毒警察相比,秦昊扮演的盧少驊可謂是風流倜儻。
又因為人設亦正亦邪,雖是販毒,不僅心狠手辣又不失幾分情誼的人設,吸引了大量的女粉,于是秦昊“大哥”的形象再一次深入人心。
而上一次讓觀眾們高喊“大哥”角色的,還是《狂飆》里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
高啟強與盧少驊一樣,涉黑之路有一定 不得已的理由。同樣是被社會逼壓,同樣面對不公,兩個角色異曲同工的選擇“黑化”之路。
只是相比《狂飆》高啟強,秦昊飾演的盧少驊更為陰狠。但這種陰狠的一面,卻沒有嚇退觀眾,反而認為這是帥氣的特征。
反派帥氣化,已然形成了一股潮流。像《狂飆》里的高啟強,偶爾會夾雜著幾句粵語,頗有八九十年代黑幫大佬的風格。
而秦昊的盧少驊更是斯文為標簽,表面溫文爾雅,背地里陰險狡詐,被女粉絲們冠以“斯文敗類”的標簽。
兩個反派角色,在兩部大劇里都是擁有相對較高的熱度和人氣,雖然演員為角色不同程度的賦魅,但背后卻有著更深的負面影響,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反派不再臉譜化的優勢和劣勢
過去我國國產劇里塑造反派,相對而言沒有那么深入,更不會去剖析反派黑化之旅。
可近些年來,尤其是隨著《狂飆》的熱播,反派深度解析成為了時下熱門。
高啟強被社會和環境逼迫的走向黑幫大佬的歷程,既有幾分莫欺少年窮的逆襲爽感,又有很多男女生對黑道的美好化幻想。
刀光劍影、血腥殺戮,《狂飆》都以浪漫化或者暴力美學的方式處理,從而捧紅了扮演高啟強的演員張頌文。
之后不少刑偵劇都以此為套路,將反派塑造的極為經典豐滿,正派角色,諸如警察反而比較扁平。
最為昭著的則是2025年開年播出的《漂白》。
《漂白》主演是王千源和郭京飛,郭京飛扮演警察,王千源扮演亡命之徒。
但兩個角色的人氣卻是天差地別,最受歡迎的不是郭京飛的警察,而是王千源心狠手辣的歹徒形象。
他不僅強奸女性,還虐殺被害者。但因為鏡頭刻意展現了他荷爾蒙和野性的一面,讓不少觀眾們都對王千源產生了好感。
并且將王千源扮演的罪犯娛樂化處理。
甚至他在迫害女性之后,受害者與他一起成為加害者,因此加害者還被觀眾們冠稱為“大嫂”。
反派形象如此囂張惡毒,卻反倒受觀眾的喜歡,由此可見,受歡迎的反派形象,如今竟然成為了社會審美價值的主流。
為此《漂白》劇組甚至還特意做了“被害者”分尸視角的宣發,以此來宣傳他們的反派形象。
相比之下,郭京飛的警察在劇中不僅總是出紕漏,沒有警覺性,在劇外更是鮮少宣傳。
如此一來,《漂白》火了的是殺人犯,這讓許多媒體和觀眾感到極為荒謬。
為了博取流量,捧紅演員,導致社會價值觀不斷顛倒,這樣的結果最后只能讓社會風氣更加惡化,也更激發了反社會人格的張狂。
如今《掃毒風暴》播出,反派的形象又一次成為了大眾討論的熱點。但顯然這一次販毒犯罪,更是我國的底線。
那么 我們該如何看待反派角色?編劇如何塑造罪犯?
將鏡頭對準加害者
在我國過去的刑偵劇和批判社會的劇集中,不乏有經典的反派角色,但他們卻一直是大眾的陰影。
諸如在《不和陌生人說話》里馮遠征扮演的家暴犯,導演和編劇的鏡頭,都是對準家暴罪犯者。
他做出的猙獰的表情,實施的暴力行為,給予觀眾們極深的陰影,同時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或者同樣是緝毒劇《黑冰》,在塑造大毒梟的時候,編劇、導演及演員王志文,從未刻意避開反派陰狠的一面。
同時也不會塑造反派的不得已的理由,毒梟就是為了斂財貪財,沒有那么多理由。
并且將鏡頭對準了受害者,因為毒品的控制和侵害,最終變得人不人貴不貴。
同時王志文扮演的毒梟還心安理得的紙醉金迷,甚至殘害緝毒警察等等鏡頭,讓觀眾們對毒梟深惡痛絕。
這樣的鏡頭語言和角色塑造,才不會讓觀眾們共情,也會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影視劇工業越發精良,演員和服化道更是專業。
可隨著流量時代的崛起,很多編劇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刻意迎合大眾喜歡的熱點和口味,忽視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故事核心意義,將正反派角色塑造顛倒,使反派的風頭更勝一籌。
但他們卻忘記了影視劇是面向全齡,很多價值觀未成熟的學生及未成年人,看到這種主流宣傳的反派,會爭相模仿。
如此一來,社會未來的風氣和價值觀導向則會越來越差。而影視劇本來要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并不是一味的向市場和流量妥協。
如果頂著大制作和精品的班底,去塑造受歡迎的反派,這種劇比粗制濫造的爛劇影響力更加可怕。
結語:
看劇不僅是看故事內容,同樣要看價值觀和導向。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和利益枉顧角色的塑造和方向,否則只會讓社會風氣進一步惡化。
參考資料:
段奕宏秦昊硬核對峙 再現90年代中期緝毒實戰.2025.7.13.中國青年網
張頌文談到高啟強哭了:沒想到觀眾會喜歡.2024.12.13.環球網
罪惡不該被娛樂化漂白 電視劇《漂白》營銷失當引爭議.2025.1.26.中華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