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吳凈凈
河南首部交旅融合的短劇《我的植愈系男友》今天(7月25日)在大象客戶端、紅果等全平臺同步上線!這部由鄭州文旅體集團、鄭州文投、鄭州綠博園聯合大象新聞共同出品的短劇,開創了“植物療愈”這一獨特的敘事模型,憑借獨特的“交通 + 文旅 + 影視”融合模式,在籌備與拍攝階段就備受關注,開播之際,主創們接受了采訪,透露了不少幕后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劇中還融入了《詩經》文化元素,揭秘了花椒在中國古代被賦予愛情象征意義的秘密,也為這段現代都市愛情增添了一抹文化底蘊。?
《我的植愈系男友》的故事始于鄭州地鐵8號線的一次偶然邂逅——活潑急進有職場焦慮的短視頻博主林夏,接到公司任務前去采訪只關注植物生長,性格內斂孤僻的植物學教授男主。這兩人,一個追逐流量、在快節奏都市中迷失初心,一個因童年創傷封閉內心、只與植物相伴,兩人因對 “生活意義”的不同認知而沖突不斷,卻在綠博園的繁花綠樹,亭臺樓榭的見證下,逐漸讀懂彼此的孤獨與渴望。他們從最初的針鋒相對,逐漸走向彼此理解、相互支持,上演了一段浪漫且治愈的愛情故事。
為保證劇集品質,制作團隊邀請了知名編劇和導演團隊加盟,還首次引入DeepSeek智能數據平臺參與劇本核心架構的生成,讓劇情架構更加科學合理。據主創透露,劇中既有“硬核植物學知識”底蘊,又有“高甜愛情”的魅力,同時,該劇也戳中都市人的 “心靈痛點”,主創們敏銳地捕捉到當下都市人群面臨的精神困境——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洪流中被裹挾前行,迷失了自我與本心,渴望喘息與治愈,而劇中蔥郁的綠博園,充滿靈性的植物,恰恰成為了對抗這種焦慮與異化的解藥。劇中以植物的治愈力量為切入點,給予觀眾情感共鳴與精神慰藉:陸景深通過觀察植物生長理解“慢慢來的力量”,林夏在花草中重拾“不為數據焦慮的初心”,讓“治愈”不止于愛情,更指向當代人的生活態度重構。
據主創介紹,這部劇在鄭州地鐵8號線和綠博園內取景。地鐵8號線串聯起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綠博園,則成為心靈治愈的溫柔港灣。觀眾在追劇過程中,不僅能沉浸于男女主的情感發展,還能領略這座擁有1300余種植物的“綠色大觀園”的魅力,感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獨特美感。而這種將劇情與真實場景深度融合的方式,也開創了“植物療愈”這一獨特敘事模型,為觀眾打造了從“追劇”到“打卡”的完整鏈條。?
鄭州文旅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耿潁強表示,鄭州文旅體集團將以此為重要契機,積極響應鄭州市打造“中國微短劇創作之都”戰略部署,著手開發“鄭州文旅劇本庫”,積極孵化“嵩山”“黃河”等系列短劇項目,全力以赴推動鄭州百億微短劇產業目標的落地生根,努力構建起以微短劇賦能文旅融合發展的“鄭州模式”!
“《我的植愈系男友》是鄭州‘影視+文旅’的新突破”。大象新聞大象劇場負責人郭力歌介紹,這部作品同時也是對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號召的有力回應,更是微短劇產業助力河南文化強省建設的生動實踐。隨著《我的植愈系男友》的開播,主創團隊也相信這部融合了浪漫愛情、植物科普、文旅推介以及文化內涵的短劇,會在觀眾中掀起一股追劇熱潮,也將為鄭州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帶領更多人領略鄭州的城市魅力與文化風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