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2日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2日舉行2025年二季度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
有記者提問,在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方面,人社部門有哪些制度安排或者部署?
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表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支持他們創業有利于更好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
今年初,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提升創業質量的政策文件。圍繞構建“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的支持體系,優化創業環境,著力為創業者提供全鏈條的支持和保障。與此同時,還結合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特點,積極推廣“科技成果+創業”“產業發展+創業”“職業技能+創業”“民生需求+創業”的特色創業模式。強化服務、集聚資源、加強扶持,支持他們發揮所學所長,更好實現創業就業。具體可以歸納為“五個有”。
一是創業啟動有資金。加力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者給予最高30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對小微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的貸款。對于首次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符合條件的還可以申領一次性創業補貼。
二是生產經營有場地。支持各地圍繞產業需求,打造創業孵化生態圈,統籌創業孵化載體建設與產業園區建設,向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者提供低成本的場地支持。政府投資的創業載體場地,優先向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免費提供。
三是提升能力有培訓。加大優質培訓供給,推廣創業訓練營,支持地方開展特色創業培訓,落實培訓補貼,讓想創業的創業者有得學、聽得懂、用得上。比如人社部門開展的馬蘭花創業培訓,針對創業的不同階段、不同業態,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面向青年群體開展的創業意識培訓,面向初創者開展創辦企業培訓,面向成長期的創業者開展支持企業發展的相關培訓等等。目前,這個項目每年培訓近200萬人次。
四是項目發展有服務。建設創業專家導師團隊,完善基層服務機制,通過巡回坐診、結對幫扶等模式,對項目發展提供跟蹤服務。建設覆蓋城鄉的創業服務網點,發展“家門口”的“創業陪跑空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創業服務。
五是資源對接有平臺。定期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服務活動。結合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需求,組織專場活動,拓展供需對接渠道。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設置五大前沿賽道,粵港澳三地深度聯動,匯聚優質創業資源,為青年人才發展提供多元化、全周期的創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