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中國下定決心動手,在西藏干了件大事。我國總理親自出席儀式現場,宣布“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這一刻,喜馬拉雅山脈間回蕩的不僅是機械的轟鳴,更是一個醞釀數十年的國家戰略終于沖破地緣阻力的歷史性宣示。
據了解,這項總投資1.2萬億元的超級工程,以“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創新方式,將在西藏林芝市建設5座梯級電站,裝機容量高達6000萬千瓦——相當于三個三峽工程的規模,年發電量約3000億千瓦時,足以點亮3億中國人的生活。作為工程實施主體,新成立的副部級央企中國雅江集團,其地位在央企名錄中位列第22位,僅次于長江三峽集團,彰顯了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
這項工程的價值遠不止于清潔能源本身。雅魯藏布江流出中國國境后化身為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其水量占該河年徑流量的29%,滋養著印度東北部1200萬公頃農田和7500萬人口。當中國掌握上游水流的調節能力,便形成了強大的“水龍頭效應”——雨季蓄洪可減少下游洪災損失,旱季放水則保障灌溉需求。
這種能力轉化為戰略威懾:一旦印度如2025年4月對巴基斯坦實施“斷水”或開閘放洪的“水資源武器化”行為重演,中國可通過跨境河流管理機制實施精準反制。墨脫電站距中印實控線僅20公里,其配套的川藏鐵路、派墨公路等基礎設施,將中印邊境后勤補給時間縮短60%,徹底改變1962年因補給不足被迫撤軍的歷史困境;電站隧洞體系甚至可兼作戰備掩體,為邊境防御提供天然屏障。
在能源地緣層面,工程配套的特高壓電網將電力直送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在人工智能與算力中心電力需求爆發的時代提供穩定支撐。同時,中國通過“電力換港口”戰略,以人民幣結算電費,將清潔能源輸送至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國,直接削弱印度對南亞小國的能源壟斷——孟加拉國40%的電力缺口由此緩解。
更深遠的是,中國協助巴基斯坦建設迪阿莫·巴沙大壩,形成對印度河的調控能力,與雅江工程構成鉗制印度水資源霸權的“雙保險”體系。當雅江渦輪轉動,輸出的不僅是3000億度電力,更是碾碎南亞舊秩序的力量:印度若繼續以水為武器,將面臨中巴水電聯盟的雙重制衡;若轉向合作,則可能共享區域協作紅利。
事實上,工程早在2021年便列入“十四五”規劃,歷經數十年論證與技術儲備,卻在2024年12月核準前的關鍵階段遭遇印度激烈反彈。2025年初,印度政府以“未事先協商”為由發起外交抗議,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更親赴新德里煽動“中國水威脅論”,試圖聯合西方勢力施壓中國擱置計劃。彼時中國內部亦有懷柔聲音,主張延緩工程以“穩定印度、專注對美”。然而當印度外長訪華行程剛落幕,中國便按下工程啟動鍵——這一時間節點清晰表明:北京已穿透新德里的外交迷霧,確認其戰略敵意不可逆轉。
雅魯藏布江的湍流穿越喜馬拉雅屏障,也沖刷著南亞的權力格局。當中國以1.2萬億投資撬動“水風光儲”一體化基地,西藏GDP年增速將躍升至8%以上,創造50萬個就業崗位;而印度站在命運岔路口:若繼續對抗,其爛尾水電站與陳舊技術將被時代拋棄;
若選擇合作,引進中國的高原掘進機與分層取水技術,或能共享江河的發展紅利。雅江渦輪的轉動聲既是中國百年戰略的號角,也是印度百年無法翻身的喪鐘——在水與電的交響中,中國已重繪亞洲權力圖譜,而印度的選擇將決定它成為新平衡的締造者,還是舊霸權的殉葬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