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品類中,生鮮是最剛需、也最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直觀變化的品類,但是近年來,由于平臺以價格和補貼來吸引消費者的主流做法,讓生鮮、食品行業陷入同質化內卷中。
7月21日,叮咚買菜在上海舉辦以“共生、共創、共鮮”為主題的供應鏈生態峰會。會上,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分享了公司最新調整,并正式對外發布“4G”戰略,提出將“好用戶、好商品、好服務、好心智”作為公司當下發展的核心方略。
分析認為,此舉意味著叮咚買菜有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可以有效應對行業同質化內卷式競爭模式,走差異化競爭的路線,或可以為行業后來者提供借鑒,提高整體市場的運行質量和效益。
“在當下的競爭環境里,行業價格戰非常常見,針對用戶和流量的搶奪場景會越來越慘烈,但大家往往會為了‘跑馬圈地’而顧不上商品和供應鏈建設。”梁昌霖無奈地表示,其實,從用戶的視角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覺醒,他們對飲食品質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
“4G”戰略明確了在“多、快、好、省”四個維度中專注做“好”這一件事。在叮咚買菜“4G”戰略中,“好商品”是前提。梁昌霖介紹,“好商品”是公司立足的根本,是平臺的靈魂,沒有好的、安全的商品,其他根本無從談起。
他要求,商品開發部門針對消費者需求還未被充分滿足的細分場景空白,開發出匹配更多場景的“人無我有”的結構性差異商品;對常規的品類或大單品,深入商品開發的關鍵環節,做到更好吃、更健康、更安全、更方便、更具品價比等特點,實現“人有我優”。
梁昌霖指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飲食品質的要求正在提高,當下確立“4G”戰略,是從叮咚買菜專注家庭飲食場景的初心和使命出發而做出的選擇,同時也是為了公司能在未來的行業環境中保持獨立思考和足夠的競爭力。
為了實現“好商品”戰略,叮咚買菜內部“大刀闊斧”改革,在過去半年內,已經汰換掉了超4000支"平庸"的商品,目前“好商品”的SKU占比已經達到40%。
圍繞新戰略,梁昌霖還分享了“一寸窄、一公里深”策略。叮咚買菜將用商品和生態思維取代主流的流量和平臺思維,專注在生鮮、食品賽道深耕供應鏈全鏈路。“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打造差異化商品,吸引對食品品質和新鮮度有更高追求的用戶,形成獨特的消費者心智。”梁昌霖說。
例如,在非生鮮食品品類上,叮咚買菜要做的則是通過對前沿趨勢的捕捉,來形成獨特的價值主張與心智。目前,其錨定的是以低GI(低升糖指數)為代表的,還處在發展早期的健康化飲食市場。
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在會上介紹稱,隨著體重、營養、亞健康等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來自健康化飲食場景的消費需求量巨大。目前,叮咚買菜已經率先于業內打造了低GI食品專區,并且計劃開發全品類、全場景的低GI商品,用更科學的邏輯、更適合的原料和更權威的準入標準,推動低GI食品供應鏈生態圈的形成。
據張奕介紹,今年上半年,帶有配料干凈標簽的商品銷售額突破5億元,低GI商品也已經從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不足百萬元,增長到今年上半年已接近6000萬元。
此外,隨著AI時代的到來,未來的零售門店、線上零售渠道,都將變成智能生態場。對此,叮咚買菜“數智大腦”對消費市場的洞察更多地前置于商品開發和生產,公司的數字化底層能力也在不斷升級,助力“4G”戰略的真正落地。
(經濟觀察網 李強/文)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