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跳得最兇的印度,卻突然沒了動靜!
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在西藏林芝正式開工。按規劃,該項目將建設五座梯級電站,總投資高達1.2萬億元,年發電量可達3000億千瓦時,是三峽的3倍。
如此龐大的體量,不僅能滿足約3億戶家庭的年用電需求,還能向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負荷區域持續供電,顯著緩解我國東部地區的能源壓力。
然而在國際輿論場上,它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當年,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項目還在規劃時期,《紐約時報》就將其稱為“世界最大水電項目”,并認為這樣的大型項目一旦落地,可能會攪動本就緊張的地緣格局。
在輿論的炒作下,反應最激烈的無疑是印度。由于雅魯藏布江是其核心水源上游,一旦被控制,不僅直接威脅農業灌溉與生活供水,更可能使印度淪為地緣博弈中的籌碼。
而類似的手段,他們曾親自操演過。今年5月,印度就曾截停了巴基斯坦上游三條印度河支流,后又突然開壩泄洪,導致多地洪災、農田受損。水資源武器化,對他們而言并非假設,而是可執行的方案。
因此,印度曾多次在媒體上高調炒作“水威脅論”,甚至一度單方面地終止了原有的水文數據共享機制,試圖借此向中方施壓,阻斷項目推進。
只不過,在這場博弈中,主動權早已不在他們手中。印巴沖突時,中國提供給巴基斯坦的殲-10,就曾把印度空軍打得落花流水,徹底打破了其“局部壓制”的幻想;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收緊稀土出口,多家印度車企直接陷入停產危機,被迫聯名上書官方,希望恢復與華合作。
如今的印度,哪怕心存顧慮,也已無力反制。西方國家看印度如此無能,也不再多言,畢竟沒有哪個國家會為印度,去得罪今天的中國。
事實上,無論是技術研究,還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從未把“威懾誰、控制誰”作為出發點。像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這樣的超級工程,歸根結底只是我們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一次自我革新。
畢竟它每年能夠替代9000萬噸煤炭消耗,推動清潔能源比例提升,為工業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關鍵支持。
比起對外博弈,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借由此類工程帶動沿線產業升級,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這才是中國真正關注的方向,而印度的一切緊張與猜忌,終究不過是小人之心與庸人自擾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