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那邊,五角大樓的人開始覺得事情不對頭。中國大陸對臺灣的策略,似乎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樣直接動武,而是用更巧妙的辦法來推進統一大業。
就說2024年那場金門撞船事件吧,解放軍沒開一槍一炮,反而派出海警船搞起了“海上巡邏真人秀”,把臺灣的漁船嚇得直往回退。
而大陸海警船數量是臺灣的50倍,光那艘1.2萬噸的“海警2901”往臺海一停,連美國智庫都承認:“這哪是執法船,分明是艘沒裝導彈的驅逐艦。”
經濟上的“緊箍咒”更是讓臺灣叫苦不迭。ECFA關稅減免從2023年的539項砍到2024年的34項,光鳳梨釋迦一項就損失179萬美元。
可大陸這邊呢?2025年上半年兩岸貿易額反而漲了11.4%,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還剩700多億美元。
臺灣半導體更加打臉,雖說臺積電還在傲嬌地給蘋果造芯片,但2025年臺灣對大陸芯片出口占比52%,美國才4.48%,簡單來說,臺積電的高端產能其實是在給大陸的電子廠打工。
還有外交場上的“孤立術”更是讓民進黨欲哭無淚。2025年臺灣“邦交國”只剩12個,連海地這種“鐵桿”都開始跟大陸眉來眼去。
世衛大會連續九年拒絕臺灣參會,連非洲小國都知道:“得罪大陸,連疫苗都沒得打。”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歐盟那幫政客一邊喊著“挺臺”,一邊又悄悄跟大陸簽了5G合作協議——畢竟誰也不想錯過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5G市場。
產業競爭上,大陸簡直是在玩“降維打擊”。2025年北方華創并購芯源微,直接把半導體設備從刻蝕到清洗的全鏈條打通,良率干到90%以上,成本比ASML低30%。
反觀臺灣,聯電的28納米產線還在苦苦掙扎,臺積電的3納米工廠剛投產就被大陸的中芯國際追著打價格戰。
新能源問題也是臺灣棘手得問題之一,大陸的嵐圖汽車用5G+AI質檢,每118秒下線一臺車,直接把臺灣的裕隆汽車逼得轉去賣電動車零件。
而臺灣的“經濟部”還在喊“產業升級”,結果臺塑集團的石化產品因為大陸關稅上漲,2024年利潤直接腰斬。
軍事上的“非對稱戰術”更是讓美國摸不著頭腦。解放軍的“灰色戰術”玩得爐火純青:2024年在臺海搞的“封鎖演練”,沒沉一艘船沒開一槍,卻讓全球88%的航運公司繞道臺灣海峽。
美國智庫CSIS算過一筆賬:只要大陸海警每天抽查10艘貨船,臺灣的航運業半年就得癱瘓。
大陸的“時間換空間”策略也很讓美國崩潰。2025年大陸軍費占GDP的1.3%,不到美國的一半,卻把錢花在了刀刃上:055驅逐艦下餃子,殲-20生產線24小時不停,連無人機蜂群都開始在臺海周邊“散步”。
反觀美國,9970億美元軍費有一半花在維護11艘航母上,結果在波斯灣被胡塞武裝的無人機打得焦頭爛額。
歸根結底,中國這招“不戰而屈人之兵”玩得比孫子兵法還溜。
經濟上捏住臺灣的“錢袋子”,外交上斷掉臺灣的“朋友圈”,產業上卡住臺灣的“命根子”,軍事上封死臺灣的“逃生路”。
而美國呢?航母開不過來,盟友靠不住,經濟脫鉤搞成了“自殘”,最后只能看著大陸把臺灣穩穩當當地納入統一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