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漢光41號演習已經落下帷幕,雖說期間“撞”況不斷,但產生的后續影響力,仍不容小覷。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演習時間大幅延長,創下系列演習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記錄,甚至臺當局還借機展示了一把美國對他們的支持,用海馬斯火箭炮不斷壯膽打氣。殊不知,“臺灣能守多久”早有答案,不論演習還是獲得美國軍援,完全是打錯了算盤。
(臺灣以解放軍攻臺為背景,漢光41號演習時間大幅延長至10天9夜)
我們先來看漢光41號演習延時,具體都干了點什么?
從外部觀感來說,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背景設定在“解放軍2027年攻臺”,著重進行縱深防御演習,這其中包括關鍵設施防護、海上截擊、反登陸作戰、機場反空降等多個環節,呈現出一種抵抗到底的態勢。
當然,和以往幾次演習相比,整體依舊是換湯不換藥:通過演習重塑信心,對島上民眾灌輸未來會爆發臺海沖突的意識。
此外,漢光41號演習延長的這段時間里,足足有4天是在進行“灰色地帶襲擾應處”和“備戰部署”。當然,“縱深防御暨持久作戰”,才是本次演習最大的變化之處。
這一點,其實從上述提到的演習科目中也能看出來。
比如建立灘頭陣地,加強港口、機場防御,以及對基礎設施保護和動員全體民眾參與演習,都是在為擴大作戰縱深做準備。為此不少“臺獨勢力”高度重視。
(臺灣在漢光41號演習期間,調動大量公交車、客車、裝甲車設置多層阻絕障礙)
具體來說,臺灣的縱深防御戰略,旨在構建多重抵御解放軍攻勢的防線。
外島前沿防線,主要以金門、馬祖等島嶼為主,通過部署火炮和防空導彈來增強對航道的控制力度,同時還能拖住解放軍艦艇腳步。
灘岸主防線則集中在西南平原,在這里,臺灣地方武裝力量構建了大量反登陸工事。
縱深山地防線則以花蓮基地為核心,依托山脈走向構筑指揮所,以便持久作戰。
最后一重則是城鎮戰防線,在此次漢光41號演習中,臺灣就設置了足足“6重阻絕”障礙物,除常見的坦克裝甲車、導彈發射車外,連民用旅游大客車與公交車都被搬到了馬路上。在此基礎上,臺灣士兵將可以大幅消耗解放軍登陸部隊力量,而一旦呈劣勢,他們也能逐次按序后撤。
只不過,臺當局似乎忘記了,以上防線,都是他們腦海中設想的“解放軍必走路線”,說難聽點,一輪遠火打下去,他們能否扛得住還是個問題。
(解放軍已具備海陸空立體登陸能力,“臺灣能守多久”其實早有答案)
事實上,“倘若解放軍打響統一之戰,臺灣能守多久”一直是熱議話題。
《華爾街日報》發文稱,大陸鎖臺手段多達5種,如今“圍而不打”只是在試探以美為首國家的反應。同時通過不斷封鎖,一步步加強對臺海的控制權。
簡言之,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一聲令下,解放軍遠洋艦隊就會立即撲向西太平洋,隨時威懾可能的援臺力量,包括美國航母。
海警船則開赴臺海,嚴格限制石油氣船只進入臺灣,從能源方面進行圍困。我們知道,臺灣對外界能源依賴度很高,一旦解放軍切斷其供應通道,臺灣現有儲備量只夠使用半個月左右。
何況,臺灣只是一座島,對外聯絡大多依靠海底光纜,這意味著他們在戰時極可能面臨聯絡中斷危機。
從這種角度分析,“臺灣能守多久”的答案其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臺灣守不??!當然,能撐多久,就連臺灣自己都沒有把握,否則也不會有如今的漢光演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