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美國終于熬出頭了。特朗普也挺有意思,最早提出封禁TikTok的是他,現在他又覺得TikTok有用,不想封了。在記者提問為什么改變了想法時,特朗普回答“因為我也要用啊。”
特朗普說TikTok都是年輕小孩子在玩,這些小孩的信息有什么好泄露的。比這嚴重的問題多了去了,美國很多東西都是中國造的,連軍用設備都有中國造的。
TikTok在美國的“滲透力”可不容小覷。2024年3月數據顯示,這玩意兒已經攥住了1.7億美國用戶,其中79%的用戶承認在TikTok上被種草過商品,75%表示在這里發現了新需求。
32%的18-29歲美國人把TikTok當新聞聯播看,連五角大樓都得承認,這代人獲取信息的方式早就從CNN轉向短視頻了。
而特朗普2024年大選能在年輕人中暴漲10個百分點支持率,全靠TikTok上那數十億次的視頻播放量——他在上面發的“物價吐槽”“政策解讀”,比在傳統媒體上的演講管用多了。
簡單來說,TikTok已經成了美國政治生態的“流量發動機”,誰封殺它誰就斷了和年輕選民對話的管道,特朗普這點生意經門兒清。
還有數據安全這事兒。特朗普說“小孩信息有啥好泄露的”,這話要是讓Facebook用戶聽見能笑出聲。
2018年Facebook泄露8700萬用戶數據,2021年又被曝允許廣告商追蹤用戶位置,這些事兒可比TikTok嚴重多了,咋沒見特朗普跳出來喊打喊殺?
諷刺的是,美國政府自己就是數據霸權的祖宗。2018年《云法案》規定美國企業必須交出全球用戶數據,2021年又強迫臺積電、三星提交芯片機密,連盟友的數據都不放過。
反觀TikTok,為了證明清白搞出“得州計劃”,把美國用戶數據存到甲骨文服務器,結果美國國會還是雞蛋里挑骨頭——合著只有美國企業的數據泄露叫“商業事故”,中國企業的數據合規叫“陰謀論”?
說到“中國制造”,特朗普這邏輯更是自相矛盾。他說“美國很多東西都是中國造的,連軍用設備都有”,這話還真沒說錯。
F-35戰斗機的雷達系統里用著中國制造的磁鐵,國防部算過賬:要是換成美國貨,得多花1080萬美元和2.5萬小時人工。
2025年美國國防供應鏈報告,導彈防御領域11.1%的一級供應商是中國企業,核領域的中國供應商數量比加拿大、英國加起來還多。
美國政府的“邏輯閉環”也很有意思。既用《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限制中國數據流入,又通過《美墨加協議》強制數據流向美國。
現在TikTok在美國算是熬出了頭,但特朗普的“緩兵之計”也藏著貓膩。
他三次延長禁令期限,表面上是給談判留時間,實則是把TikTok當籌碼:既能用它繼續收割流量,又能在對華談判中施壓。
可他忘了,TikTok的用戶基礎和商業價值已經根深蒂固,2025年美國小商家在TikTok上的銷售額突破200億美元,750萬家企業靠它吃飯。
真要封殺,受傷的還是美國老百姓的錢包。打臉的是,美國國防部2025年報告顯示,中國在關鍵礦產領域的控制力讓美國78%的武器系統面臨風險——敢情封殺TikTok擋不住數據流動,禁用中國零件卻能讓美軍“半身不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