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趙連斗
“武當山站,襄陽供電段襄渝上行線K90+800至K95+500避雷器更換施工完畢,襄供21單元恢復供電,恢復設備正常使用。”7月21日,武當山站值班員姚玉文向武漢局調度所匯報。
作為鄂入川陜的咽喉要道,襄渝鐵路晝夜運行客貨列車多達80余對。列車密度大、運行時間長、施工任務重、安全壓力大,加之天氣炎熱,給鐵路維護施工帶來嚴峻挑戰。此次襄渝線集中修是集團公司年度施工計劃的重要部分,旨在集中整治設備隱患,消除行車事故苗頭。第一階段集中修在十堰車務段管內漢丹線陳家湖站至襄渝線胡家營站區間進行,覆蓋襄渝復線350公里線路,涵蓋道床清篩、更換鋼軌與道岔、橋梁清篩、接觸網設備大修等10余項施工內容。自5月下旬啟動以來,利用40余天時間完成了大型搗固、道床清篩等關鍵作業。
本次集中修已累計完成日計劃467項,召開管內施工預備會493站次,編制審核施工運輸組織方案1724個,各級管理人員現場盯控施工組織達295站次。
面對山區點多線長、高溫酷暑、人員緊張、運輸增量等多重挑戰,該段采取超前部署準備、嚴把方案關口、強化現場執行、閉環整治問題等多項措施。線路平順性與設備可靠性顯著提升,列車運行更加平穩,不僅為旅客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出行體驗,也為即將到來的防洪防汛和暑期運輸筑牢了安全基石。
十堰車務段安全技術科助理工程師劉斌,在集中修期間主動放棄休息,奔波于沿線10余個車站施工現場。他日均審核施工日計劃14條、審批施工運輸組織方案42個,累計參加施工預備會40站次、現場盯控43站次。針對施工作業,他提出優化登記站設置、作業車運行方案,組織施工車組“錯峰運行”、“就近進返”等舉措,有效減少了施工前后作業車長距離運行問題,使天窗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確保了施工不影響列車運輸,為后續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陳家湖站站長樊昌君,在集中修期間每日凌晨4點上崗,堅守至18點施工天窗結束,全程盯控、組織協調,未出半點差錯。小花果站站長岳明輝連續40多天堅守現場,從每日6點的施工預備會到16點后的總結會,嚴把調度命令下達、施工作業實施、線路開通確認等關鍵環節,及時審核把關憑證命令,保障施工零延點,并提出多條合理化建議被采納。車務段分管安全運輸的副段長黃剛,深入各站實施全過程盯控,通過定期抽查、遠程監控、現場指導等方式,檢查干部上崗、施工組織等關鍵環節。他在既有管理基礎上,深度梳理施工組織程序和作業用語,形成條目清晰、流程規范的作業指南,實現復雜作業的簡化和可視化,方便職工操作,有效避免了多起違章問題。
整個襄渝線集中修期間,十堰車務段管內未發生任何因施工導致的列車晚點及旅客滯留現象,所有客貨列車均正點運行,圓滿完成了運輸組織與施工作業雙重任務。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