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呂特放下狠話稱要對購買俄能源的中印等國進行“二級制裁”,但究竟是口頭威脅還是現實打算,還沒給出一個詳細答案。等來等去,英國先坐不住了,直接給該制裁規定了詳細時間。
中印還沒說話,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就坐不住了,重出江湖抨擊斯塔默政府,英國內部瞬間亂作一團。反觀氣定神閑的普京,只是輕描淡寫的作出一句定義。
所謂的“二級制裁”究竟能不能落地?俄羅斯又打算該作何反應呢?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稱,英國國防大臣敦促在50天內對俄羅斯的貿易伙伴進行“二級制裁”,要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100%的二級關稅,并對烏克蘭交付更多更新的武器裝備,由歐盟進行買單。
不得不說,英國自從退歐之后,就更像“攪屎棍”了。
具體表現在俄烏沖突上,英國政府表現得尤為積極,而且只要不是特別夸張的軍援議案,在英國議院通過不算什么難題。
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給歐洲加擔子,一個孱弱的歐盟不僅有利于美俄,對英國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其實在歐洲地區,現在還有些家底的國家屈指可數,除了老牌的英法德三國之外,意大利與西班牙日子過得都有些煎熬,別提東歐一些小國。
面對特朗普提出的對歐關稅以及要求北約成員國增長防務預算等要求,大部分國家根本難以為繼,這點CNN已經做了很清楚的分析。
CNN援引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公司的分析稱,3.5%的防務預算就需要包括英國在內的多數歐洲國家提高債務上限,再加上歐洲面臨比較嚴重的老齡化,不斷高昂的養老金支出將在政治上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既然談到政治,就能將美英目的給曝光,便是進一步拆解歐盟,或者說將“歐洲一體化”的戰略進程給徹底瓦解。
當一道道關稅、防務等難題擺在歐洲面前時,法、德總想挑起大梁,給自己樹立“老大哥”的形象去解決,可事實上歐洲利益基本盤并不一致,面對俄烏沖突時的不同主張已經嚴重動搖歐洲根基。
匈牙利、意大利已經完成了向右轉舵,而法、德內部的右翼主張也有強烈的抬頭跡象,這些右翼的主張偏偏與特朗普不謀而合,歐洲傳統的政治力量正在受到內外“夾擊”。
坦率地講,如果100%的”二級關稅“落地,中印等國必將作出相應反制,那么受影響最大的將是歐盟而非英國。
加之馮德萊恩訪華因素來看,“既要又要”的過分要求肯定是少不了,這又是源自于中歐關系上的博弈,最終能拿到怎樣的結果返回布魯塞爾還尚未可知。
在這一節骨眼上,英國迫不及待跳出來添亂,明顯是在給局勢添一把火。
不過,此舉并沒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比如前首相約翰遜就公開批評稱斯塔默政府正在被其他事情吸引注意力,從而降低了對俄烏沖突的關注度。
英國在他手上完成脫歐,并且特朗普與約翰遜關系匪淺,如今借著這股“東風”想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也是正常邏輯。
由此可見,英國國內的政治風向也不允許斯塔默轉舵,但英國的意識形態真對嗎?
英國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定位,可能一個孱弱的歐盟符合英國短期利益,但英國還是從前的“日不落帝國”嗎?
單方面依附美國霸權,其下場注定是悲慘的,將歐洲收割完,下一個該是誰呢?
對于“二級制裁”一事來看,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早就表示:這不是一個和平選擇,將視為繼續支持烏克蘭戰爭的信號。
普京對所謂”二級制裁“下了定義,不僅是對美西方國家亮明自己的底線,更是在給合作的伙伴國家釋放信號。俄羅斯會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當然就包括對外出口的生意利益,不會讓伙伴國家平白無故遭受損失的。
看得出來,雙方已經圍繞“二級制裁”打出更多的手牌,未來局勢究竟該怎么發展,我們真要擦亮眼睛,好好的拭目以待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