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叫米亞的女孩,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
她在大廠里工作時,月薪高達五萬,但是在2023年10月,她竟然主動放棄了這一切。
不是因為家里有礦,也不是她搞不來職場那一套。
只是在某一刻,米亞忽然明白,如果不在三十歲之前跳出這條軌道,她可能就永遠走不出去了。
她說:“我不想以后回頭看自己的這一生,只有會議紀要和無盡的KPI。”
而這種選擇,似乎也是很多人的現(xiàn)狀。
01
最初,米亞的日子還是有些體面的。
她在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擔任策略崗位,熟稔各種報表、增長曲線、戰(zhàn)略層級語言,是那種在文檔里說話“特別上頭”的人。
和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中層一樣,她戴著耳機開會、深夜回消息、早餐和晚飯一起在工位吃。
但某天,早晨第一杯咖啡還沒下肚,她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很久沒有正常地生活了。
她甚至已經(jīng)忘了,自己最近一次大笑是什么時候,于是,她做了一個決定,辭職并一走了之。
裸辭之后,米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道觀當義工,她穿著紅色馬甲,在偏僻的觀里掃落葉、擦地板。
她說那天陽光很好,沒有人來燒香,道長跟她聊了兩個多小時,不談KPI,也不提晉升路徑。
那一刻她忽然覺得,她仿佛感受到了另一種簡單的快樂。
當然,現(xiàn)實并不溫柔,裸辭的代價是收入清零。
米亞開始做各種日結(jié)工,博物館里吹玻璃,展會里發(fā)傳單,書展上搬紙箱,甚至上門遛狗和做書店店長。
一天幾十到幾百塊的收入,遠不及她在職場半天的工資。
有時候米亞也會失落,比如被拒絕兼職崗位,只因性別不符,比如明明符合條件,卻還得接受二次面試才有資格發(fā)圣誕市集的禮物。
但她硬著頭皮還是去了,告訴對方自己一米七,力氣大,工作勤快。
很多時候,她不是被機會選中,而是用堅持“擠進去”的。
02
在展會上,米亞認識了小D,一個比她小七歲的女生,是那場黑神話活動的對接人。
小D工資不高,做的是看上去很光鮮的出國展覽業(yè)務(wù)。
可實際工作內(nèi)容是包干制,訂展位、發(fā)物料、做視頻、剪海報,甚至要獨自拖著四個大箱子從杭州到上海再飛美國。
展會三天,小D收了幾十斤名片,五斤傳單,回來之后還要一個個打電話做跟進。
“她連五千塊都不到,但日結(jié)的我,還在為她的辛苦而鼓掌。”米亞說,她似乎看到另一個曾經(jīng)的自己。
有那么一兩個瞬間,她以為自己又回到了大廠。
展會現(xiàn)場要硬性收集100張名片,面對陌生人還得擠出笑臉,聽老板的話就像在完成績效指標。
只是這一次,她不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03
米亞的變化,是從悄無聲息開始的。
她曾經(jīng)最怕無所事事,但現(xiàn)在愿意在無所事事里尋找真實的自我,她開始去學調(diào)酒、油畫、廚藝,雖然學得不精,但每天都很快樂。
她在小紅書上記錄每一份兼職的經(jīng)驗,用前東家的匯報風格總結(jié)自己這段gap期的“多維度迭代”。
她認識了做卡丁車賽事日結(jié)的男孩W,男孩大學時學的是建筑,如今靠兼職為生。
他和她一樣,不想再被壓榨,于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米亞說,大家都不是不想上班,只是不想繼續(xù)裝成那個合格的成年人。
米亞也碰到過漂亮的女大學生,假裝去自習其實是跑來做義工,碰到過道觀的道長,和她聊天兩個小時,還碰到一個人事部的人,發(fā)來短信極其客氣地詢問她是否考慮一個崗位。
她說:“大家都累了。”從這些小細節(jié)里,她看到的是普遍的焦慮和小心翼翼。
如今的米亞開始學會共情,曾經(jīng)在大廠里,為了成果可以不近人情,但現(xiàn)在她愿意為一份短工鼓掌,也會為一個人事的短信感到動容。
她說:“我有能力回去卷,只是現(xiàn)在不想。”
04
現(xiàn)在米亞的存款還有200萬,這給了她選擇的底氣。
但她清楚這筆錢經(jīng)不起折騰,股市里的白酒、醫(yī)藥早就讓她交了學費。
她知道自己在慢慢燒時間,但也在爭取喘息,她給自己定了期限:如果再找不到方向,她就回大廠繼續(xù)卷,等攢夠錢再“贖身”。
她不是在逃避生活,而是在生活之外尋找一種新的可能,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又能笑出來了。
以前得靠五杯咖啡撐過一天,現(xiàn)在一杯檸檬水就能讓她在公園看狗奔跑,發(fā)呆一個下午。
她最想說的,是“人真的有很多次機會,只是很多人不敢停下來看看。”
她不鼓勵所有人都裸辭,但希望每個人都明白,你可以不被束縛,也可以重新定義成功。
05
在這個時代,選擇穩(wěn)定似乎比選擇自由更成熟。
大多數(shù)人不敢離開軌道,不是不知道工作壓榨,不是不清楚自己快崩潰了,而是因為怕落地摔得太疼。
但米亞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確實摔過,但也確實站起來了。
她用行動反問了一個問題,你真的非得穿著那件寫著年終獎的外套,才能活得有意義嗎?
人生不能只靠理性規(guī)劃,有時候也需要一次情緒驅(qū)動的出逃。
不為了賭一個未來,只是為了拯救一個當下的自己。
如果這世上真有容錯率,那就該讓人有機會重啟,不必非得等成功才叫開始。
米亞的選擇,也許不是標準答案,但她活成了那個不后悔的人。
對她而言,哪怕一小時只賺了20塊錢,那也比五萬月薪更靠近“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