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CCA隱身無人機居然已經能和運-8運輸機編隊飛行,這可不是實驗室里的玩具,而是實打實的作戰測試。
從畫面來看,無人機表面光滑得像塊板磚,飛翼造型完全沖著雷達隱身去的,更狠的是連外露傳感器都做了隱形處理——這分明是要在臺海和南海玩"隱身狼群"戰術的前奏!
看看全球同類產品就懂了,美國的XQ-58A還在實驗室里調參數,澳大利亞的MQ-28剛能飛直線,中國的CCA卻已經進入編隊測試階段。更可怕的是生產節奏,2022年衛星拍到原型機,2023年第二架亮相,現在直接上天遛彎。
要知道軍工圈有句黑話叫"中國一年,西方十年",說的就是這種恐怖迭代速度。背后是洪都航空這些老牌軍工廠的底子,配合全國分散式生產線,真要開足馬力怕是能像下餃子一樣量產。
這玩意最要命的是作戰模式。想象一下:殲-20帶著四架CCA突防,有人機在后頭指揮,無人機前出當炮灰。
既能當誘餌消耗敵方導彈,又能執行自殺式防空壓制,必要時還能給東風快遞做目標指引。美軍這些年吹的"忠誠僚機"概念,愣是被中國玩出了新高度——畢竟他們的XQ-58A到現在連火控雷達都沒裝利索。
但別以為中國在蠻干,搞得五角大樓情報處現在肯定在瘋狂建模推算。這種"半遮半露"的策略比全盤托出更折磨對手,就像打牌時突然亮張王牌又馬上收回去
不過真要說短板,CCA的AI自主決策還是未知數。美軍MQ-28至少公開演示過自動編隊,咱們的無人機到底多"智能"仍然是個黑箱。
另外大規模列裝后,會不會刺激日本加速發展"反無人機激光"這類裝備也值得觀察。但無論如何,當運-8這種老平臺都能指揮隱身無人機時,傳統空戰規則確實要改寫了——以后拼的不僅是飛機性能,更是算法迭代和工業產能的硬碰硬。
消息顯示,CCA很可能被納入第六代機體系。這意味著未來解放軍可能用殲-20A指揮第一波無人機沖鋒,等敵人防空癱瘓了,六代機帶著更先進的無人機進場收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