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22日訊 (記者 孫貼靜)2025年1月,隨著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頂尖團隊的入駐,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進入全新階段。短短數月內,這支“國家級”一流高水平團隊完成瓣膜置換、瓣膜修復、冠脈搭橋等復雜手術,近期再次成功攻克兩例復雜主動脈手術,其中一例保留患者心臟瓣膜的David手術屬高難度主動脈根部重建術式。青島醫院正以實際行動,深度落實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十大定位,不斷提升處理區域內急危重癥和疑難復雜疾病的能力,減少患者跨區域求醫,“家門口”解決疾病困擾。
“不換瓣”也能救命
成功實施高難度DAVID手術
“總感覺胸口壓著塊大石頭,連爬二樓都喘不過氣。”來自濰坊的趙女士(化名)過去三個月胸悶憋氣、雙腿水腫日益嚴重,當地醫院檢查提示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主動脈根部瘤。傳統手術需要置換心臟瓣膜,術后需長期服用抗凝藥,這讓趙女士很糾結,“我才50歲,難道余生都要每天吃藥嗎?”
升主動脈瘤瘤體79*72mm,血管比正常血管粗2倍多
為了尋求更信任的專家,趙女士來到青島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病區主任、駐青島醫院專家金晶檢查后發現,患者升主動脈瘤瘤體大小為79*72mm,血管比正常血管粗2倍多,隨時可能破裂致死,必須盡快實施手術!但常規方案需置換主動脈瓣,患者將終身服藥并面臨出血風險。經過影像重建和術前推演,團隊做出決定:實施保留自身瓣膜的David手術。
David手術是主動脈根部瘤的首選手術,是心血管外科領域被譽為“金字塔頂尖”的高難度手術,因瓣葉的修復與對合精度要求極高,對術者的技術要求極高,許多醫院無法開展。
“就像給膨脹的氣球重新塑形。”金晶主任和手術團隊需精準切除病變血管,再將薄如蟬翼的主動脈瓣膜成形,人工血管代替病變血管,冠狀動脈開口重新移植。假如成形失敗,患者就要面臨二次阻斷換瓣的風險。
△武漢亞心金晶主任手術
手術中最緊張的時刻出現在瓣膜測試階段,憑借精湛技術,成形后的瓣膜閉合嚴絲合縫,手術順利完成。術后CT圖顯示,原先鼓脹的瘤體位置,已是筆直的人工血管。
置換:主動脈瓣+升主動脈
成功搶救危重急性心衰患者
73歲的孫奶奶(化名)被120送達青島醫院成人急診科時已口唇發紫。急診檢查顯示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心臟擴大、升主動脈瘤、心包積液,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心臟隨時可能停跳。
△升主動脈瘤瘤體66*64mm
患者病情危重,主動脈瓣條件差,金晶主任手術團隊綜合分析病情,決定為該患者實施Wheat手術。在體外循環下行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術和升主動脈瘤切除并人工血管置換術。手術成功完成,患者已順利出院。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青島答卷”
David手術為保留瓣膜的主動脈根部替換術,手術難度高,核心價值是讓患者避免終身抗凝治療。患者們算過一筆賬,在“家門口”手術比起去頂尖城市找專家,不僅省了錢,更大大降低了家人照護的壓力。這正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優勢:通過專家常駐+技術平移下沉,使疑難重癥救治不再依賴跨省奔波。目前心臟大血管外科已接診數十例重癥患者,轉診率大大下降。
科室簡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依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引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精英團隊,全方位合作,深度融合,力爭打造成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累計完成各類心臟手術8萬余例,率先開展的二十余項手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年手術量連續二十年位居全國前三位。病種涵蓋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終末期心臟病等。成熟開展百余種心臟病手術,涵蓋國內已開展的所有術種。
診療特色
冠心病的外科治療: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術、微創搭橋手術、Hybrid手術等。
瓣膜修復手術:二尖瓣成形術、三尖瓣成形術、主動脈根部重建術、陶氏主動脈瓣成形術等。
瓣膜置換手術:常規/再次機械瓣/生物瓣瓣膜置換術、陶氏襯裙雙瓣環擴大術。
大血管類手術:Bentall/David/竇部成形術、升主動脈置換術、半弓置換術、全主動脈弓置換術、主動脈腔內隔絕術、Hybrid手術等。
微創手術:各類微創切口外科手術、胸腔鏡手術、介入瓣膜手術等。
專家簡介
目前,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專家團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常態化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開展坐診、手術、查房及教學等工作,以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島城市民帶來“心”希望。
華正東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個人主持并參與各類心臟及大血管外科手術超10000例。對于心臟病的微創治療和雜交治療有深入研究。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微創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結構心臟病委員會委員。榮獲武漢市中青年骨干醫生人才稱號,湖北省、武漢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省首屆轉化醫學創新大賽優秀獎。
擅長:人工心臟置入術、微創冠脈搭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術)、微小切口微創瓣膜手術、微創房顫、重癥瓣膜病等術式操作及外科治療。
賀必輝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病區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微創/胸腔鏡先心手術、瓣膜成形/置換手術、冠脈搭橋、大血管手術方面頗有心得。年主刀手術約600臺,冠脈搭橋約200臺。亞洲瓣膜協會中國分會常務委員、湖北省主動脈外科質控中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湖北省分會委員。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多部書籍的編寫,參與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項目。
擅長:擅長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病的常規及微創手術治療,參與手術8000余例。
金晶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擔任醫師協會微創協會青委會委員、武漢市小兒外科常務委員、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2015年榮獲中國醫師協會優秀青年醫師獎,2018年榮獲武漢市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武漢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湖北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專長:擅長先心病、冠心病、瓣膜病以及大血管疾病的手術治療,瓣膜病介入治療。尤其是低齡、低體重及復雜先心病,以及瓣膜病微創、腔鏡及介入瓣膜(TAVR)治療。
陳生龍
坐診時間:每周二上午坐診(具體坐診時間以門診排班為準)
掛號科室:北大知名專家門診-心臟大血管外科門診
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外科副主任醫師,中國紅十字會愛心工程國際先心培訓中心愛心工程專家,被國內10余家省、市醫院特聘為技術顧問和會診專家。2017年,赴德國學習,回國后主持開展TAVI手術,為危重主動脈瓣疾病患者實施微創介入診療。參編專著五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擅長:在冠心病外科治療、疑難重癥心臟病及再次心臟手術治療方面臨床經驗豐富;并開展心房顫動的外科治療、心臟外科雜交手術等前沿項目。
孫文強
坐診時間:每周三上午、周四上午坐診(具體坐診時間以門診排班為準)
掛號科室:心臟大血管外科門診
醫學博士,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入職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參與冠脈搭橋、瓣膜成形/置換、大血管手術、先心手術等各類心臟大血管手術1500余例。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武漢市科創局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武漢市衛健委課題一項。2024年入選江漢英才。
擅長:冠心病、瓣膜病、先心病及大血管類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盧緒寧
坐診時間:每周五上午、周六上午坐診(具體坐診時間以門診排班為準)
掛號科室:心臟大血管外科門診
醫學博士。主持開展多項新技術,以第一作者發表SCI及中華期刊論著16篇,其中包括國際頂級心血管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IF 39.3)2篇。
擅長:冠心病、瓣膜病、大血管類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