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發生因動火作業不當而引發火災事故。前不久,本市某項目工程工地在焊接施工過程中也因動火作業不慎,引燃周邊可燃物發生火災。
上海交通廣播《有請發言人》欄目邀請上海市消防救援局一級督導員聞宇、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執法總隊一級行政執法員王慧倫 走進直播間圍繞動火作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從全國范圍看,近年來,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出現了一定的高發態勢。
近年來,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高發,且致死率遠高于普通火災,普通火災大約每500起亡1人,而保溫材料火災平均每27起就造成1人死亡。
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高發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動火作業管理缺失。動火作業量大面廣,零星作業缺少管控。
二是有機保溫材料存在隱患。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等有機保溫材料因成本低、保溫性能好而被廣泛使用,但其燃點低、阻燃性差,燃燒時釋放氰化氫、一氧化碳等劇毒氣體,人員吸入后可能昏迷、窒息。
三是外墻保溫系統歷史遺留問題多。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隨著時間衰減,建筑物外保溫系統的防護層也可能開裂、脫落,燃燒性能不達標的保溫材料暴露在外,一旦遇到火源,極易發生燃燒。
四是責任體系不健全。據統計,建筑外保溫火災約有65%發生在施工過程中,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小型工程及零星作業造成的。在“兩個整治”前,這些小型工程往往處于監管的空白地帶,是違規作業的高發區,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
“兩個整治”的具體內容
“兩個整治”指的是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和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專項整治,防范遏制因違規動火和使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引發的火災。
哪些作業屬于動火作業,存在哪些風險?
動火作業是指在禁火區內從事可能產生火焰、火花或熾熱表面的非常規作業;常見的動火作業包括但不限于電焊、氣焊、氣割、噴燈、電鉆、砂輪、打磨等。
電焊過程中會產生高溫電弧和飛濺熔渣,產生的小火星溫度可達1500-2500℃,飛濺距離可達3米;
氣焊、氣割同樣產生飛濺的高溫火花,除此之外,氣焊、氣割使用的可燃氣體有易燃易爆性,一旦氣體泄漏,遇到明火或高溫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
噴燈使用的可燃液體,如果泄漏,也容易引發火災;電鉆、砂輪、打磨作業時由于機械摩擦,同樣會產生飛濺的熾熱火花,溫度在600℃至1200℃不等,可能會引燃環境中的易燃物。
“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中的“人員密集場所”具體是指哪些?
人員密集場所,是指公眾聚集場所以及醫院的門診樓、病房樓,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食堂和集體宿舍,養老院,福利院,托兒所,幼兒園,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博物館的展示廳,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和員工集體宿舍,旅游、宗教活動場所等;
其中,公共聚集場所,指的是賓館、飯店、商場、集貿市場、客運車站和碼頭的候車室、候船廳、民用機場航站樓、體育場館、會堂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
嚴禁在人員密集場所使用、營業期間進行動火作業。醫院、養老院、賓旅館等全天候運行的人員密集場所,確實需要動火作業的,應該嚴格執行有關規定,落實相應的管理措施。
動火作業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是作業人員的資格,作業人應當持有效的證書上崗。分別是應急部門頒發的焊接與熱切割作業操作證,確保在有效期內,現場作業類別應當與證書相符;
二是動火作的審批,從事動火作業的單位應當辦理動火許可證,許可證載明動火作業的相關信息,人員密集場所營業期間嚴禁動火作業;
三是作業現場的管理,動火作業應當由專人監護,監火人要保證安全措施的落實,確認動火人的持證情況,核查個體防護用品的佩戴,作業期間不得擅自離開現場,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動火,作業完成后檢查作業現場,確認沒有遺留安全隱患。
四是嚴格遵守動火作業“六必須”:必須清理周邊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質,動火作業區域與其他區域必須進行有效防火分隔;必須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用水;必須在現場設置警戒線或者安全標識;必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必須避免與具有火災、爆炸風險的作業產生交叉;必須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現場全過程監護。
此次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的專項整治,上海具體采取了什么措施手段?
一是出臺了《上海市限額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要求限額以下小型工程嚴格落實備案制度,全面實施信息化管理。
二是印發《上海市電氣焊作業“加芯賦碼”工作實施方案》,所謂“加芯賦碼”,就是給電焊機裝上芯片,賦上二維碼,只有具備相應資格的作業人員掃碼才能開機使用。這項技術改造將在今年年底前試點運行,明年下半年全面推廣,到時候就能實現“以芯管機”、“以碼管人”、“以智管焊”的監管模式。
三是推動大型國有企業實施動火作業標準化管理,落實動火作業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履行動火作業施工報備制度,執行“一次動火作業、一張動火作業證、一套安全技術措施”,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違規進行動火作業會產生什么嚴重后果?
一方面是產生火災事故隱患,危及群眾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根據法律法規,違規動火作業的當事人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甚至承擔刑事責任。
市民群眾如何勸阻或舉報相關情況?
市民群眾可以從“看得見、聞得著”的特征著手,觀察動火點周圍是否存在易燃可燃物,是否配備了消防器材,是否有監護人員值守,是否穿戴了防護裝備,是否阻塞消防通道,作業現場是否聞到汽油、燃氣、油漆味,人員密集場所是否在營業中動火等等。市民發現違規行為可以通過“12345”熱線進行舉報,舉報時清晰描述具體的地點、發現的不安全行為和環境狀態。現場也可以聯系場所管理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