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聯賽夏季轉會窗已經基本落下帷幕,一些球隊也完成了招兵買馬,尤其是對保級球隊而言,這個夏窗的成敗或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命運。目前排名中超倒數第二的青島海牛,在轉會窗口關閉前一刻,從山東泰山得到了邊后衛張弛。不得不說,這是一筆令人感到十分困惑的交易。
在山東足壇,張弛可謂是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他的能力和職業態度不需要多言。但問題是,張弛今年已經38歲了,作為一名邊后衛,他究竟還剩下幾分功力?答案其實并不難猜。本賽季,張弛僅在聯賽中登場5次,并且大都是替補出場,他的體能并不足以支撐90分鐘的比賽,尤其是在邊后衛這種對體能要求極高的位置,張弛基本沒有太高的競爭力。
誠然,青島海牛的右后衛位置一直缺人,但在瀕臨保級的生死時刻,簽下一名38歲的老后衛,究竟有什么意義?退一步來說,哪怕買個年輕點的,上場還能多跑幾公里不是?更何況,青島海牛的主力左后衛,本就是35歲的宋龍,倘若將來宋龍與張弛聯袂登場,我們將見識到一支球隊左右邊后衛加起來超過73歲的神奇一幕。
實際上,青島海牛今夏的轉會操作,本就令人感到十分失望。原本相中的艾菲爾丁、木塔力甫全被其他球隊“截胡”,最終只拿下孫正澳和買烏郎,新外援蘭克爾澤又連續兩場不開張,讓人覺得完全不“解渴”。如今,再買入超齡老將張弛,只是在這個失望的轉會期,又增添了新的注腳而已。
說起來,青島海牛這些年的轉會操作,一直顯得比較“另類”,甚至是奇葩。在其他俱樂部越來越重視年輕化的時候,青島海牛卻大肆吃進老將,導致球隊平均年齡接近30歲,是整個聯賽最老的球隊。而這種“養老院”模式的直接后果,就是球隊在場上踢得毫無激情,即使想拼命也有心無力。
17輪過后僅拿到8分、保級形勢岌岌可危,就是青島海牛這種經營模式的反噬。作為降級大熱門,不知海牛還有多少自信能夠留在中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