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陷愛潑斯坦丑聞之際,特朗普迅速簽署行政命令,決定解密包括馬丁·路德·金遇刺案在內的多項歷史懸案檔案,并于數年后正式公布超過23萬頁的相關文件。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成功將公眾視線轉移到這起發生在半個多世紀前的事件上。
馬丁·路德·金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重要領袖,曾以非暴力抗爭的方式推動種族平等,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象征。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車旅館的陽臺上遭槍擊身亡,年僅39歲。案發后不久,詹姆斯·厄爾·雷被鎖定為嫌疑人,并于兩個月后在英國被捕。1969年,雷在庭審中選擇認罪,被判處99年監禁,但他始終試圖推翻認罪決定,直至1998年去世前仍未實現這一愿望。
此次公開的檔案內容主要來自聯邦調查局的調查記錄,包括案件調查過程中的內部備忘錄、線索分析以及與其他機構的溝通文件。盡管這些文件并沒有揭示新的兇手信息,但它們為公眾提供了更詳盡的調查細節,使人們能夠從更多角度理解當時的辦案過程和可能存在的局限。長期以來,圍繞此案的陰謀論層出不窮,有人懷疑政府機構在調查中存在隱瞞,也有人認為兇手背后另有其人。雖然此次解密并未完全平息質疑,但無疑為研究者和歷史愛好者提供了寶貴資料。
特朗普政府此時公布的背后,或許有回應公眾知情權的考量。在美國政治文化中,信息公開與政府透明一向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在涉及重大歷史事件時,公眾希望看到官方能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面對過去,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就承諾要公布這個案件,此次解密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這種期待,也體現出行政權力對公眾關切的回應。但他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公布,顯然另有所圖。
特朗普在競選時同樣還承諾要公布另一個公眾關注的案件,就是愛潑斯坦案,但特朗普上臺后卻遲遲沒有公布。競選時特朗普說掌握了涉及愛潑斯坦提供未成年少女給名流政客的名單,現在又說沒有這樣的名單,這種出爾反爾違背競選承諾是政治人物的大忌,連美國首富馬斯克也公開呼吁特朗普公布名單。
17日,《華爾街日報》披露,在2003年愛潑斯坦50歲生日時,特朗普給他寫了祝賀信,還有一張裸體畫,并提及兩人共享的秘密。這下可把特朗普氣炸了,要起訴《華爾街日報》和老板默多克,索賠100億美元。這件事迅速成為全世界新聞熱點,特朗普是越描越黑,連支持他的選民也產生了分裂,甚至有可能影響明年的中期選舉,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公布馬丁·路德·金遇刺案歷史檔案,就是想把公眾視線轉移到同樣受到關注的案件上來,以降低愛潑斯坦案的熱度,減少特朗普個人威信的損失。但能否如特朗普所愿,還有待事情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