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22日報道,這座紀念碑數百年來一直令科學家們困惑不已。但如今,專家們或許終于解開了巨石陣最大的謎團之一。研究人員重新審視了關于這座位于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遺址標志性藍石來源的爭議。
他們聚焦于一塊名為紐奧巨石的巖石,這塊巖石是一個世紀前在發掘過程中被發現的。主要爭議之一在于,這塊巖石以及其他類似石頭,究竟是冰川從威爾士搬運至此,還是5000多年前由人類搬運至此。
由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的理查德·貝文斯教授領導的團隊,將這塊足球大小的紐奧巨石與威爾士一處巖石露頭的樣本進行了對比。
通過地球化學和顯微鏡分析,他們得出結論:“沒有證據支持其是冰川漂礫的解釋。”相反,這塊石頭與克雷格·羅斯-伊-費林巖石的獨特特征完全吻合,這表明人類將這塊重達數噸的巨石從200公里外搬運至此。
他們解釋說,已有證據表明,新石器時代的社區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在北彭布羅克郡的這個遺址進行了采石活動。化學分析顯示,紐奧巨石和在巨石陣發現的其他碎片與克雷格·羅斯-伊-費林的石頭含有相同水平的釷和鋯。
研究人員表示,紐奧巨石是一種片麻狀流紋巖,表面有一層富含碳酸鈣的層,這是它在巨石陣的含鈣土壤中長期埋藏的結果。他們稱,這進一步強化了巨石是由人類而非冰川搬運至此的觀點,因為冰川會在該地區留下更為分散的類似石頭分布,而這種情況并未被發現。
這項發表在《考古科學雜志:報告》上的研究還對巨石陣另一塊埋藏的石頭——32d號石頭有了重要發現。人們曾認為它是一種斑點狀輝綠巖,但新的分析證實它也是片麻狀流紋巖,與紐奧巨石相同。
將這些重達三噸多的石頭從威爾士運到巨石陣,是人類后勤保障方面的一項驚人壯舉。研究人員寫道:“巨石陣的魅力之一在于,與大型且相對本地化的砂巖不同,許多巨石可以證明源自200多公里外的西部威爾士。”
“大多數考古學家認為,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完成了這一非凡壯舉,搬運了重達3.5噸的巨石。
“然而,也有相反的觀點,認為沒有人類參與其中。
“相反,他們認為,威爾士的石頭是在巨石陣建造之前很久就被冰川搬運至此的。”冰川理論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是地質學家布萊恩·約翰博士,他此前一直堅稱紐奧巨石上有冰川磨蝕痕跡。
他之前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這塊巨石在冰川搬運過程中體積減小并嚴重磨損,大部分時間都在冰川底部。
“它最終被遺棄在索爾茲伯里平原或其附近的某個地方。”
作為新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特征也可能是自然風化的結果。他們還表示,即使這塊石頭過去確實被冰搬運過,也無法解釋為什么類似的碎片只在巨石陣被發現,而在索爾茲伯里平原的其他地方卻未被發現。
他們在文章中寫道,他們的發現表明約翰博士的論點“沒有證據支持”,并補充說:“將其作為事實而非假設來呈現,是不誠實的。”
“巨石陣本身的存在就是新石器時代人們搬運重達40噸石頭的證據,”他們寫道。
“除非有人認為所有石頭都只是躺在地上,隨時可以被豎立起來建造巨石陣,否則這些石頭必定是被搬運到指定位置的。
“如果新石器時代的人們能夠搬運一塊石頭幾十米,那么他們也能搬運幾十或幾百公里。這可能并不容易,但完全有可能,而且搬運2-3噸的藍石所需的努力遠低于搬運砂巖。”
雖然大型砂巖僅從威爾特郡的西伍茲搬運而來,距離約32公里,但它們每塊重達20多噸,高達7米。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著名的“祭壇石”甚至是從約750公里(466英里)外的蘇格蘭搬運而來的。
“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是如何搬運這些石頭的,”研究人員寫道,“但最近的原住民一直在用繩索、木制雪橇和軌道搬運重達數噸的石頭遠距離運輸——這些技術在新石器時代也是可用的。”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5000年前的建造者通常使用手邊可得的任何材料建造石圈,但巨石陣“與眾不同”,因為它完全由從遠處運來的石頭建造而成。
研究人員此前曾提出,該遺址可能具有政治和宗教雙重目的,“是英國各民族團結的時刻,慶祝他們與祖先和宇宙的永恒聯系”。
這項新研究為人類搬運提供了有力證據,但巨石陣究竟為何建造以及如何建造之謎仍在繼續。
研究團隊總結道:“我們重申之前的解釋,即紐奧巨石不是冰川漂礫,索爾茲伯里平原沒有冰川活動的證據,藍石是由人類而非冰川搬運至巨石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