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些天傳言的中國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的回應來了,韓媒報道,青瓦臺官員稱韓國不會參與閱兵,原因是行程太滿,但邀請中方前去參與APEC會議、
這無疑是一種在中美夾縫中不得已而為之的讓步,值得一提的是,韓國也向俄羅斯發出了相同的邀請。
這是因為俄羅斯早就表示過跟韓國有話要說,這次的邀請,正方便俄羅斯傳達普京的口信
李在明的外交拖延術
韓國總統府的燈光徹夜未滅,一場持續16天的外交權衡正在上演。
日媒十幾天前的報道中,韓國總統府內氣氛異常凝重:中方向韓國遞去了參加閱兵的邀請,用的是私下的外交渠道。
新上任的總統李在明端坐桌前,反復審視著來自北京的請柬——邀請他出席9月3日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這份看似尋常的外交文書,在他手中卻重若千鈞。
青瓦臺外,極右翼團體高舉“反對親華賣國”的標語日夜抗議;國會大廳里,反對黨領袖金起炫的質問如利劍刺來:“你是要做韓國總統,還是要做中國的‘駐韓大使’?”
李在明指尖輕敲桌面,目光掃過兩份報告:一份是美國對韓國產品加征25%關稅的制裁令,另一份是2025年第一季度韓國GDP僅增長0.8%的慘淡數據。
他想起自己競選時“改善中韓關系”的承諾,嘴角浮起一絲苦笑,“實用外交”的實現過程沒有他想的那么輕松。
這位以“務實”著稱的總統,真的登上了總統寶座的那一刻,就不得不一直在權力漩渦中心沉思。
面對中方的九三閱兵邀請,李在明政府上演了一場長達16天的沉默戲碼。總統府發言人的回應始終如一:“需要考慮的事情有很多”。這種外交辭令背后,藏著首爾難以言說的困境。
時間回溯到7月初,當中國向21位國際政要發出請柬時,李在明收到的不僅是一張觀禮券,更像是一道外交壓力測試題。
韓媒敏銳捕捉到微妙差異,同樣是傳聞中的受邀者,美國特朗普得到的僅是中方“不在名單中”的冷淡表態,而李在明卻是中方的“在進行溝通”。
“很難參加”。7月17日,韓國外長被提名人終于吐露四字真言。這簡短回應背后,交織著多重困境。
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已砸向韓國經濟命脈。7月9日,特朗普政府恢復25%的對等關稅,韓國汽車、半導體等支柱產業首當其沖。
現代汽車集團年創1.9萬億元人民幣經濟貢獻額的輝煌,在關稅陰影下黯然失色。
更深的恐懼源于歷史記憶。美國國務卿魯比奧6月的“賀電”暗藏機鋒,一句“警惕中國干涉韓國內政”的警告,讓青瓦臺嗅到山雨欲來的氣息。
韓國那被親美保守派盤踞的外交部、安全委員會等關鍵部門,對李在明的執政形成體制性桎梏。
中國作為占韓國出口31%的最大貿易伙伴,本是救命稻草。但當美國關稅大棒落下,這根稻草也成了高壓線。
APEC背后的權力場
當北京之路受阻,李在明突然打出精妙外交組合拳。7月15日,青瓦臺向21個APEC成員發出英雄帖,邀請各國領導人10月底共聚慶州。中國、美國、俄羅斯——全在受邀之列。
這場多邊外交盛宴并不簡單,有東道主光環效應加持,作為新任總統的首場主場外交,李在明在國際舞臺上能展現足夠的領導力、
而韓國本土的外交活動也能完美規避美國壓力,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多邊場合接觸中美俄,比單獨訪華更易被接受。
這也是朝鮮半島破局的契機,有最近與朝鮮關系火熱的俄羅斯參與,這次APEC或許就是韓朝關系進一步改善的開始。
“如果各方能來,那韓國作為東道主當然有面子;但如果發了不來,李在明也沒多大損失。”韓國媒體如此報道,點破其中玄機。這場穩賺不賠的賭局,實則是韓國在刀鋒上的行走
邀請俄羅斯的舉動尤為精妙,普京總統剛托外長拉夫羅夫向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傳達口信,表示“希望能和金正恩進行直接聯系”。這張請柬猶如投入半島棋局的活子,暗藏李在明對朝接觸的深層謀劃。
邀請中國領導人則暗含“外交對等”的訴求,韓方內部耿耿于懷:自2017年文在寅訪華后,中方領導人再未踏上韓國土地。APEC峰會恰好提供回訪契機,既維護尊嚴,又實現接觸。
如果中國可以訪韓,那么韓國日后訪華也就有了相當穩妥的理由:外交上的禮尚往來,美國不好多說什么。
“李在明向中國發出正式邀請,希望中方能在10月底赴韓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總統府發言人姜由楨宣布消息時神情平靜。但這份平靜背后,是韓國在中美夾縫中開辟第三條通道的急迫。
韓式平衡術的困境與突破
李在明的外交棋局折射出中等強國的生存困境,美國智庫CSIS報告一針見血:“韓國的平衡術就像走鋼絲,最先摔下去的必定是韓國自己。”
經濟數據昭示殘酷現實:2025年上半年中韓貿易額暴跌12%,韓國在華投資回報率跌至歷史冰點。
半導體產業尤為慘淡——三星電子40%市場在中國,美國“芯片四方聯盟”卻要切斷供應鏈。2月美國限制高帶寬存儲器出口后,韓國對華芯片出口驟降31.8%。
軍事保護傘的另一端連著勒索鏈條:駐韓美軍的存在讓韓國獲得安全感,但特朗普的“保護費”賬單金額驚人。李在明競選時承諾取消薩德部署,如今卻在軍費分攤問題上被美國掐住命脈。
普京訪華行程的公布更凸顯韓國處境微妙,8月31日至9月3日,俄羅斯總統將展開為期4天的中國之行。
當俄中領導人并肩觀看九三閱兵時,李在明只能在慶州籌備APEC,這場他精心設計的國際派對,成了韓國挽回顏面的最后戰場。
李在明的實用主義哲學在APEC邀請函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特意強調將“積極推動中日韓峰會早日在日本召開”。三邊框架既能降低美國猜忌,又可借力推進中日韓自貿區——這塊韓國經濟期盼多年的蛋糕。
2015年樸槿惠頂住美國壓力出席中國閱兵,換來中韓自貿協定突破性進展。如今李在明選擇迂回路線,究竟會錯失良機,還是另辟蹊徑?
青瓦臺21封飛往APEC成員國的請柬成為李在明最后的底牌,一旦錯過這次機會,韓國與中國的外交活動就更難展開。
韓國在中美俄的棋局間挪移,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美國25%的關稅大棒高懸頭頂,中國市場的溫度持續下降。
慶州APEC峰會倒計時啟動,李在明賭上了新政府的政治信譽,這場多邊外交盛宴必須成為半島破局的鑰匙,否則韓國將又一次淪為大國外交手下的棋子。
信息來源:
李在明正式向APEC各成員領導人發出邀請——國際在線
俄外長拉夫羅夫抵達朝鮮進行訪問——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