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達君說
日前,在中善公益促進中心主辦的專家研討會上,海南亞洲公益研究院院長黃浩明教授就社會組織的高質量發展發表觀點。他認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內部治理”,主要體現在黨建統領、人才建設、風險管控、監督治理等四個方面。
可以說,黃老師提出的這個四位一體治理模型,為社會組織如何優化內部治理、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系統性思路。
首先,黨建統領是根本保障。社會組織作為社會領域的重要力量,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確保其發展符合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黨建不僅是合規治理的要求,更是凝聚組織共識、強化使命驅動的重要機制。
其次,德才兼備的“四專”人才(專心、專職、專業、專家)是核心競爭力。社會組織若缺乏專業人才支撐,即便制度完善,也難以高效運轉。
再次,風險管控不能僅停留在制度層面,而應形成動態管理閉環,確保每個環節可控。
最后,“監督前置+治理下行”的雙循環模式,強調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使組織在使命驅動下實現自我優化。
總之,社會組織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內外兼修,但核心仍在于內部治理能力的提升。只有夯實治理根基,才能更好地協同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在解決社會問題中彰顯其獨特價值。
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內部治理,我做了一個模型圖關于治理改變到高質量發展的機制。無論是從理論上研究,還是從實踐上運作,需要圍繞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建立黨建統領的合規治理體系。這是非常重要的,合規治理最關鍵的是黨建統領,現在黨建在整個社會組織評估體系(共1000分)之中,有的地方占150分占比15%,有的地方占100分占比10%,說明黨建的重要性,也是社會組織的政治價值,也彰顯黨建如何促進社會組織合規治理和專業管理的迫切性。
現在需要處理好黨建與社會組織業務發展之間的關系,黨建的重要性是需要發揮社會組織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需要發揮每一個黨員的帶頭作用,黨員需要成為社會組織發展的真正的靈魂人物。
第二、擁有德才兼備的專業管理人才。實踐顯示,社會組織之所以成功,其核心是需要建立一個四專人才體系包括工作人員的專心、專職、專業、專家。
做慈善公益、做社會組織需要專心,才可能有韌性;專職是一個社會組織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兼職的工作人員會出現三天打魚四天曬網的現象,不連續,不可持續。社會組織的發展還需要專業管理,做公益慈善、做社會組織得有專業性,最重要的是需要社會組織每一位工作人員成為多面手的基礎上真正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
第三、部署風險管控的組織管理機制。其實好多人沒有弄明白風險管控的本質,總認為制度都有了,就萬事大吉,其實不然。風險管控的關鍵是構成制度管理,風險管控落地良性循環,在這個良性循環過程當中,需要保證每一個環節不出問題,那社會組織就沒問題或者少出問題。
實踐證明,社會組織風險管控的核心問題是專業人才問題,如果社會組織的缺乏治理和管理專業人才,或者缺乏一批德才兼備的專心、專職、專業和專家型的工作人員組合來完成,潛在的問題就會時刻出現,培養一批四專人才迫在眉睫。
第四、提倡監督前置和治理下行的“雙循環治理理論“模式。社會組織保護優先確保其永續發展。那作為一個是外部監督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循環到什么環節不出問題,或者少出問題?其根本就是社會組織的愿景治理、宗旨管理和價值導向,要實現組織價值、愿景和使命導向的價值觀。目標是解決社會問題,如果社會組織不解決社會問題,它的存在是沒有價值,也沒有存在的意義,例如社會組織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就業難題,這就是解決社會問題,因此,社會組織愿景治理是根本。
從外部倡導到內部治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還是內部治理的問題,由內而外,強化組織的治理能力、執行能力和監督能力,真正實現社會組織內部治理三位一體的運作體系。
總之,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需要統領價值導向,聘請四專人才一起從政治合格,合規治理,風險管控,監督前置,治理下行,社會組織才可能高質量發展,才可能與政府、企業和其他社會成員一起來解決社會問題,彰顯社會組織的經濟價值,政治價值和社會價值。
來源:善達網
編輯: 杜 雪
校稿: 王 婷
審核:胡 妍
陜西社會組織
電話:029-852026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