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 | 朱力克
2024年以來,中國內地演唱會市場強勢復蘇,一方面,林俊杰、孫燕姿等頭部華語歌手巡演門票仍是社交硬通貨;另一方面,長期穩固的“萬人以上規模巡演”梯隊,在今年卻出現了新變化:被更多95、00后選擇的巡演IP出現,通過社交媒體將更多年輕人吸入音樂現場。
大麥開分9.9、七城萬人場均售罄,在兩年前應該沒人能想到,這個成績來自一個核心標簽是R&B與Neo-Soul的內地女歌手——袁婭維和她的“月亮撒野”系列。在本輪巡演已官宣場次的最后一站南京站上,袁婭維官宣巡演加場,這不僅是她個人職業生涯的升維,在內地女歌手大型演唱會市場上更是十分罕見。
吸粉而非消耗式巡演 出道超10年越來越“年輕”
從自嘲“小眾歌手”到橫掃內地地標場館、巡演加場,才過去差不多一年時間,而據公開數據,如今出道超過10年的袁婭維,其樂迷構成超七成為Z世代的95后、00后,在一線和超一線市場擁有日益增強的年輕市場號召力。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細分市場正在被培育起來,另一方面則是這個“小眾”類型正在年輕群體中成為新話題。
在以Z世代為核心用戶的多個社交媒體上,袁婭維「月亮撒野」2.0全網總曝光量超12億,全網累計話題熱搜熱榜數量200個,總閱讀量超4億。微博、豆瓣等平臺大量涌現“今年最驚喜的Live”“音響、樂隊、Vocal都拉滿了”“第一次看演唱會垂直入坑”“一個人去也超嗨超幸福”的高評價。
我們觀察到,袁婭維的演唱會吸引了大批初次看演唱會的年輕人,而在小紅書、抖音、微博上,與其巡演相關的打卡、Vlog、OOTD話題熱度持續走高。大量UGC內容不再是簡單的聽歌打卡,而是“穿什么去看Tia”、“Tia live上的氛圍感女孩”、“新一代聽Soul長大的人集結”等生活方式表達。
身處已經定型多年的內地音樂市場,袁婭維算是一個特例,姑且稱之為品質細分賽道的“養成系”,當那些聽著R&B、Neo-Soul,崇尚自由與自我精神的年輕人逐漸長大,他們就成了“決定”市場的一群人。
以現場拉口碑、以時間換空間 十年走到內地女歌手TOP級別
據公開數據,目前內地女歌手能夠開萬人場巡演的主要有張靚穎、張碧晨、單依純等,而這其中開過超10場萬人巡演的歌手更是少之又少。本輪巡演加場,也即袁婭維離這個里程碑更進一步。在外界看來「月亮撒野」只用了兩年時間,但袁婭維卻走了十幾年。
在過去十多年間,袁婭維發行了《TIARA》、《1212》、《月亮失眠了》、《在與生俱來的不平衡里》等多張專輯和多首單曲,一直將全球流行音樂元素與中國音樂文化作融合。其創作的專輯《月亮失眠了》入圍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和最佳演唱錄音專輯兩項大獎;2023年發行的專輯《在與生俱來的不平衡里》再度入圍金曲獎。而她即將發行的2025年個人首張英文專輯,根據目前曝光的歌曲,已經囊括了包括Warren "Oak" Felder、Antonio Dixon、Tommy Brown等全格萊美制作班底,成為近5年華語女歌手之最。
這些作品不但在業內收獲高評價,在現場更是轉化出強烈生命力。她在音樂節、音樂綜藝、Livehouse不斷練習現場能力,積累了極強的演出肌肉。當市場準備好、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愿意走進萬人場,袁婭維也已經做好準備。
從第一場演出只賣出12張票,到如今場場售罄,袁婭維她代表的更像是一種「匠人精神」:以作品打基礎,以現場拉口碑,以時間換空間,最終在行業飽和期找到屬于自己的增量。
市場幾近飽和之下加場 用心的“高定”永不過時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24年大型演唱會票房破260億,同比增長78.1%;觀演人次超2900萬,同比增長45%,成為演出市場最吸睛的消費品類。然而,票房能持續火爆的歌手卻不多。
「月亮撒野2.0」之所以還能加場,恰恰說明:并非市場不夠大,而是市場需要更細分、更有品質的供給。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下,袁婭維和團隊選擇精品策略,以標志級場館、高端聲響設備、不同城市的定制化演出方案,對全程進行精細化的運營。
從「月亮撒野」1.0到2.0,本輪巡演升級解鎖了亞洲最大體育館之一——南京青奧館;繼去年臺風天的上海場之后,此次巡演也登陸在全國樂迷心中的殿堂級場館上海梅奔;與此同時,今年的巡演也全新升級了舞美方案,投入更高造價的全光電系統,較1.0有了完全顛覆的呈現。此外,為了滿足“耳朵刁”的樂迷,本輪演唱會也投入全球頂級音響系統。
而從目前已知的國際化巡演嘉賓萬妮達、陳昊宇、黃宣、bambam、Next1DE、A-Lin,也可以看出藝人團隊的巧思,進一步擴大了互聯網路人盤、增強了傳播能量;而為了照顧大量慕名而來的路人樂迷,藝人團隊特別加大了萬人合唱金曲、綜藝名場面再現等的比重,也進一步將袁婭維和「月亮撒野」IP 送入內地女歌手巡演市場TOP梯隊。
據行業相關從業者爆料,今年的「月亮撒野2.0」不論是在口碑還是在復購意愿上,都成為2025年音樂演出市場的一匹黑馬。這種“高定演唱會”路徑,破解了當前“量產演出”模式下的體驗滑坡。高成本舞美+精致內容+高度執行為基礎,帶來的是IP記憶、用戶粘性與二次消費——包括周邊、平臺播放、商業合作等等,持續創造價值。
近日,袁婭維幫助未成年粉絲的事情成為了一個小熱門,其實在社交平臺上可以看到她和粉絲的互動一直都頻繁密切,這種陪伴也更強烈。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對彼此的“養成”,造就了“小眾市場”的奇跡。我們也很樂意看到,未來中國演唱會市場更多可能性的出現。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