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不應擾亂公共秩序!權威媒體出手,立刻見分曉。
狂妄無禮,阻攔消防車輛的暴走團體連中央級媒體都公開譴責了,全網嘩然,隨后相關賬號被曝光,群聊內容流出,原本以為不看不知道,結果一看驚掉下巴。
聊天記錄爆出驚人內幕,這兩天很多網友沒再看到這支暴走隊伍,以為他們偃旗息鼓了,沒想到竟是在群內對團員進行“思想灌輸”,甚至對網絡評論大肆攻擊。
這下網友們可來了勁,紛紛深挖這個團隊帶頭人的身份,結果越挖越覺得不對勁。
原來這個暴走團并不僅僅是為了鍛煉身體,背后似乎另有圖謀,顯然是有人精心策劃與組織!
01
事件發生在遼寧朝陽大凌河風景區,一群身著統一紅色暴走服的中老年群體在橋上列隊前行,旗幟招展,步伐整齊。
聽起來似乎并無不妥,但鏡頭拉近后,場面令人憤怒——消防車與救護車正在閃爍警燈,司機多次鳴笛示意讓行,暴走團成員卻視若無睹。
他們昂首挺胸,步伐堅定,仿佛這條路是他們的專屬通道,最終反而是執行任務的車輛被迫靠邊停車等待“游行”結束。
這一行為引發網友強烈不滿,評論區瞬間沸騰。“這是鍛煉?這是挑戰公共秩序吧!”
“幸好當時消防車不是緊急出勤,否則耽誤救援誰來負責?”“說他們沒素質都算客氣了,根本就是毫無社會公德!”
事件發酵后,暴走團負責人竟理直氣壯地回應:“我們又沒占用機動車道,那些車只是待命狀態,沒在執行任務呢!”
不僅不認為自己犯錯,還擺出一副“正義在手”的姿態。評論區差點被網友罵穿:“讓不讓路不是看車是不是在救人,而是基本的社會規則和法律規定!”
02
就在暴走團繼續我行我素時,事件迎來戲劇性轉折:一段視頻迅速傳播。畫面中一位白衣男子在暴走團行進途中正面交鋒,當場“開麥”。
當時暴走團人數略有減少,但仍占據主干道,氣勢如虹,仿佛在進行一場“榮譽巡游”。
這位白衣男子顯然忍無可忍,直接開罵,內容激烈,情緒高漲,東北口音加持,火力全開,現場一片寂靜。
其中一名領隊試圖上前理論,結果被男子言語與氣勢雙重壓制,只能退縮。網友紛紛稱其為“暴走團終結者”,并表示他罵出了所有人的憤怒。
更令人稱奇的是,白衣男子一出現,第二天暴走團就集體“消失”了! 景區恢復平靜,曾經喧囂占道的大爺大媽們仿佛人間蒸發。
網友紛紛點贊:這位大哥憑一己之力“凈化”了景區,各地暴走團該好好反思了:“這么走,遲早要撞上現實的墻!”
03
事情并未就此結束,吃瓜群眾繼續深挖,結果發現這支“暴走團”遠非健身那么簡單,背后竟然隱藏著一個完整的盈利鏈條!
加入暴走團需統一購買服裝、帽子、鞋子,這些看似普通的運動裝備,實則價格高昂,成為“入門門檻”。團隊內部還有等級制度,前排成員甚至需穿“黃馬甲”以示身份。
那些揮舞的旗幟也并非“儀式感”,而是商業廣告位。旗幟上印滿了電動車、糧油、凈水器等各類品牌標識,儼然是一支“行走的廣告隊”。
知情人士透露,這類團體收費不低,年費幾百元起,加上裝備費、活動費,每年支出不小。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團體還與旅行社合作,推出各種旅游套餐、會員福利,表面是健身組織,實則在收割會員錢包。
有網友親身經歷:原本只是想鍛煉身體,看到暴走團便加入,起初只是跟隨,后來逐漸被拉進各種活動。先是買服裝,再交團費,隔三岔五組織聚餐,不去還會被批評。
她最終無奈退出,原本只是想強身健體,結果卻成了“被割的韭菜”。
類似情況在全國各地并不少見,暴走團已逐漸背離初衷,變成了一種打著健身旗號的利益工具。
諷刺的是,一些團隊負責人嘴上喊著“健康生活”,背地里卻在瘋狂斂財,利用中老年群體的信任進行變相營銷。
“走路”本是好事,但若變成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就失去了意義。真正需要強健的不是身體,而是公民素質。如果繼續執迷不悟,下次遇到的可能就不是“嘴炮”型勸阻者,而是真正的執法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