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特朗普關稅政策顯著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2025年上半年關稅收入達872億美元,鋼鐵、汽車等行業受益明顯。克利夫蘭-克利夫斯鋼材出貨量創歷史新高,增長7.5%,財務大幅改善。關稅未推高通脹,CPI、PPI數據低于預期。關稅通過財政激勵、市場保護和戰略產業自主化,助力制造業復蘇,如MP與蘋果合作重構稀土供應鏈,顯示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推動作用。
在特朗普將關稅作為其經濟政策的核心策略之后,推出了鋼鋁、汽車、銅等大幅度上調的行業關稅,以及和美國貿易逆差掛鉤的對不同國家的對等關稅,并宣稱新的關稅能夠在不影響美國通脹的情況下,增加財政收入,減少財政赤字,讓美國政府能夠通過降低企業稅率,吸引更多的資本來投資美國,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
不過,媒體們大多認為,特朗普推高的關稅最終必定會通過推高美國通脹來由美國人買單,通過關稅推動美國制造業回流是一種致命幻覺。
界面新聞撰文稱,6月份易受關稅影響的核心商品價格出現抬升。該文引用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的觀點說,美國6月CPI數據標志著關稅的通脹正式拉開序幕。這意味著關稅成本開始從企業端向消費者傳導,并可能長期持續下去,拖累美國經濟陷入滯脹。
極目新聞撰文說,美國低估了制造業回流的難度,美國工人,不僅成本高,生產效率、紀律性都差一截,光靠關稅根本補不齊這個差距,關稅能救美國制造是致命幻覺。
不過,越來越多的數據,證明這些沒有數據支撐的定性觀點過于偏頗,驗證了關稅對美國經濟的確具有“牛鼻子”的作用。
比如,關稅的確為美國帶來了預料之外的收入,為下一步落實國會通過的《大而美法案》中為企業減稅創造了條件。
從美國財政部公布的6月份的收入數據來看,關稅收入正在迅速充實美國國庫。在特朗普上臺后的2025年上半年,美國的關稅收入總計達到872億美元。
數據顯示,美國的關稅收入自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中的10%基礎關稅的4月起激增,6月達到26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2倍,是5月份的1.2倍,4月份的1.7倍,3月份的3.1倍。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的關稅分析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25%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收獲了107億美元的稅收,10%的基本稅率產生了超過177億美元的關稅收入。美國財政部稱,預計關稅今后將達到僅次于企業所得稅的規模。
比如,關稅的確沒有推動美國的通脹。
雖然6月份美國的關稅收入同比增長3.2倍,環比增長20%,但目前的數據顯示,關稅對美國物價的影響非常有限。
美國CPI在6月環比上漲0.3%,同比的通貨膨脹率為2.7%,與市場預期基本一致。核心通脹率,6月環比上漲0.2%,低于市場預期。同比上漲2.9%,與市場預期一致。分類看,推動美國通脹的,是與關稅無關的食品和住房等類別,與關稅有關的汽車等類別價格反而有所下降。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對關稅更為敏感,6月份PPI環比漲幅為零,低于市場預期的0.2%;同比上漲2.3%,較5 月份回落了0.4個百分點。核心PPI,環比也與5月持平,同比上漲2.6%,與5月持平。均低于經濟學家的預期。
此前認為關稅將推動美國通脹的高盛集團,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不得不承認,初期階段關稅的影響比預期的要小”。
關稅之所以未能推動美國通脹,是因為商品出口商為了保住美國市場,主動降低了對美國的出口價格。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 5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價格,比2024年12月下降了約2%。據日本銀行統計,3月至5月期間,日本汽車出口到北美的價格下跌了17.7%。
7月8日,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發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即使加上關稅成本,進口商品的價格仍比關稅實施前便宜。
美國鋼鐵制造商克利夫蘭-克利夫斯二季度出貨量增長7.5%,收入增長6.5%,該公司CEO認為鋼鐵關稅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美國鋼鐵制造企業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7月21日周一公布了其2025 年第二季度業績。該業績顯示,得益于特朗普25%的鋼鐵關稅,該公司鋼材出貨量創歷史新高,虧損額大幅收窄,財務指標出現了預期之外的好轉。
第二季度,這家總部位于克利夫蘭的公司交付了創紀錄的429萬凈噸鋼材出貨量,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3.6%。這是該公司最近10年來第一次出現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綜合收入為49億美元,環比增長6.5%。該公司的鋼鐵單位成本下降了每噸15美元。其調整后的息稅攤銷前利潤(EBITDA)為9700萬美元,比第一季度調整后 EBITDA 凈虧損的1.74 億美元,提高了2.68億美元。
上圖為該公司官網上發布的克利夫蘭-克利夫斯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洛倫科·貢薩爾維斯(Lourenco Goncalves)在財報會上的發言稿。
洛倫科·貢薩爾維斯在財報發布會上高調贊揚了特朗普總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稱對外國鋼鐵進口征收25%-50%的關稅,對美國鋼鐵和汽車行業產生了“積極影響”。
他稱,第232條鋼鐵關稅“在支持國內鋼鐵行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將利用232條款關稅作為與其他國家貿易協議的籌碼,我們對此表示贊賞,并完全期望政府能夠繼續執行第232條關稅” 。
洛倫科·貢薩爾維斯表示,“國內鋼材價格仍然強勁,我們可以看到成本降低,我們的訂單仍然健康。非常重要的是,從印第安納港向我們的競爭對手之一供應板坯的五年合同將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內結束。由于我們在過去幾個月中接觸到的基于指數的板坯價格異常低,該合同成為 EBITDA 的負面貢獻者,但該合同幾個月結束后,這種負面影響也將結束“。
洛倫科·貢薩爾維斯展望說:“克利夫蘭-克利夫斯是美國汽車制造商的主要鋼鐵供應商,特朗普政府繼續對國內鋼鐵和國內汽車行業提供大力支持。我們已經開始看到關稅對國內制造業、保護國內就業和國家安全的積極影響。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在蓬勃發展的國內鋼鐵工業的支持下,促進美國汽車工業的復蘇。展望未來,外國競爭對手如果想參與這個理想的市場,就需要在美國境內收購鋼鐵產能。作為一家以汽車、電工鋼、不銹鋼和板材為中心的美國上市公司,Cleveland-Cliffs 的資產、業務和足跡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從這一新現實中受益“。
受該公司出貨量增長,財務指標好轉的刺激,克利夫蘭-克利夫斯股價周一收盤飆升12.45%,與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前的4月初對比,克利夫蘭-克利夫斯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53%。
不可忽視特朗普關稅對美國制造業回流與復蘇的重要作用。
《US.NEW》報道稱,此前一直只向國防制造商供應精煉稀土產品的美國唯一的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已與Apple 簽署了5億美元的稀土產品供應協議。這是自美國30年前決定退出稀土精煉生產,完全依靠中國稀土供應鏈以來,在重構稀土供應鏈過程中,最具爆炸性的標志性事件。
從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因鋼鐵關稅出貨量增長,財務改善,到蘋果公司因稀土出口管控將稀土采購從中國轉移至美國本土,均顯示特朗普以關稅為核心的經濟政策,對美國制造業的復蘇與回流已產生結構性推力。關稅政策通過三重機制——財政激勵重塑成本、市場保護提振本土產能、戰略產業加速重構——成為制造業回流的關鍵催化劑。
1,稅收杠桿對沖成本劣勢。
從宏觀角度看,關稅收入激增為減稅與企業回流提供資金支持。從微觀角度看,企業通過“關稅豁免+投資抵稅”重構成本。例如海爾旗下GE Appliances回遷洗衣機生產線美國后,雖人工成本增40%,但因關稅豁免和設備抵稅,綜合成本反降18%。類似地,美國一季度制造業回流項目平均獲12.7%稅收減免,顯著抵消了勞動力成本差距。
2,關稅保護本土市場,激活產能擴張。
25%-50%的鋼鋁關稅直接提振美國鋼鐵業,25%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關稅,倒逼車企本土化。克利夫蘭-克利夫斯公司二季度鋼材出貨量同比增長7.5%;日本制鐵投資百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汽車關稅盡管短期打擊美系車企墨西哥工廠,但現代汽車啟動“美國制造2028計劃”,將汽車鋼板本土化率從35%提至68%,物流成本降22%。
3,關稅政策與國家安全戰略綁定,推動了美國關鍵產業自主化。
美國唯一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獲國防部4億美元投資,并拿下Apple 5億美元釹磁鐵供應協議,將在德州新建生產線。此舉打破中國90%的稀土磁鐵壟斷,五角大樓更承諾“兜底采購10年產能”,為產業鏈重構注入強心劑。
半導體本土化也在加速。美國通過《芯片法案》補貼和關稅增加進口成本,吸引臺積電、三星在美建廠,美國半導體產業因此快速技術升級,擴大產能。
6 月份,美國工業生產活動比上月增長 0.3%。制造業增長 0.1%。
標準普爾全球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5月的52升至6月的52.9,高于市場預期的51,反映出美國工廠活動出現三年多來最大幅度的擴張。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