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的田埂上,6歲的徐錦息攥著弟弟的小手,在泥地里跌跌撞撞,嗓子早已喊啞,卻始終尋不見母親的身影,那是她第一次被命運狠狠掀翻了生活的桌子。
多年后,聚光燈下,這個姑娘指尖撫過“天天正能量”的獎狀,掌心的老繭竟把獎狀邊角都硌出了褶皺。
文|龐先生
看圖文更過癮!關注我,精彩不斷!下方留言區已開放,等你來暢所欲言!#關注有驚喜
從失母孤女到高考560分的學子,從頓頓泡面到攥住萬元善款,這個被生活反復捶打的女孩,硬是把一手爛牌打出了令人驚嘆的回響。
徐錦息的人生劇本,最初幾頁便浸透了苦澀,山東菏澤巨野縣的小村莊里,家雖不富足,也曾有父親千里奔波養家糊口的踏實,有母親臂彎里抵御風雨的溫暖,弟弟的降生,更讓這個家仿佛望見了上坡路的微光。
然而,命運翻臉只在瞬間,剛入學的某天,小錦息放學回家,迎接她的只有弟弟撕心裂肺的啼哭,母親,不見了!整個村子被她和鄉鄰翻遍,那個熟悉的身影卻如同蒸發,六歲的天空,轟然塌陷了一半。
父親連夜奔回,望著空蕩冷清的家和一雙年幼的兒女,這個硬撐的漢子淚水決堤,他再不敢遠行,留下務農、打零工,用肩膀扛起搖搖欲墜的家,命運第一次重擊后,一個父親的脊梁成了孩子最后的堡壘。
爭氣的女兒成了父親灰暗日子里唯一的光,徐錦息把失母的痛楚深深埋進書本,成績一路拔尖,課業之余,她早早學會操持家務,稚嫩的肩膀分擔著父親的沉重。
就在徐錦息以為生活再難將她擊倒時,命運露出了更猙獰的面目,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從止痛藥到點滴,最終倒在了他一生勞作的田埂旁。
彌留之際,他渾濁的雙眼努力望向奔來的女兒,盛滿無盡的不舍與訣別。
母親杳無音信,父親溘然長逝,十六七歲的徐錦息,徹底成了孤兒,命運這張牌桌,被掀得一片狼藉,連最后的依靠也被抽走。
看著年幼卻已懂事的弟弟,徐錦息抹干眼淚,做出決斷,書,要讀!家,更要撐!她一頭扎進生活的泥淖,哪里能掙到錢,哪里就有她單薄的身影,住校的她,只能留下有限的生活費,讓弟弟學著“自力更生”。
最艱難時,姐弟倆的食譜上,泡面是唯一的主角,一吃就是大半年,廉價面餅的熱量,支撐著兩個少年在命運夾縫中踮腳前行,當生活只剩生存,一碗泡面也能熬出希望的味道。
2025年夏,高考落幕,徐錦息的名字后,赫然寫著560分的成績單,這是她以青春和血淚為墨,寫給生活的答卷。
更大的暖流隨之涌來,7月18日,阿里公益聯合媒體“新黃河”,將“天天正能量”的榮譽證書和一萬元善款送到她手中。
她堅韌的故事瞬間點燃網絡,無數陌生網友留言:“姑娘,賬號給我!”
這并非她首次感受社會暖意,求學期間,學校將她列入貧困生補助名單;弟弟的生活和學習,也得到了妥善安置,社會的善意,在她最無助時一次次托住了下墜的人生。
手握善款,徐錦息異常清醒,為弟弟的未來,也為自己的路,她已收拾行囊準備南下打工,這筆錢,她視若珍寶,計劃用于提升技能和儲備生活所需。
苦難教會她的不是依賴,而是如何更聰明地使用每一分助力。
在湖南漣源,少女吳錦秀有著相似的沉重劇本,父親重病纏身,母親早年失蹤,生活的重擔早早壓上她的肩頭,她不僅學業拔尖,更以金子般的品行為鄉鄰稱道。
當社會關注與資助涌來,這個同樣倔強的女孩卻選擇了婉拒,她更堅信自己雙手的力量,而現有的國家助學貸款和補助,已足夠支撐她完成學業。
機制或有待完善,蛀蟲亦需警惕,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幫扶,讓無數個“徐錦息”、“吳錦秀”在人生被意外徹底打亂后,依然能攥緊拳頭,奮力奪回人生的方向盤。
徐錦息的人生劇本曾被命運撕得粉碎,6歲田埂上找媽媽的哭喊,10歲父親病榻前的心碎,和弟弟共食一碗泡面的窘迫長夜,每一道傷痕都深可見骨。
然而,560分的成績單和一萬元善款的溫度,共同照亮了她前行的路,她知道,人生的風雨或許不會停歇,但那些在泥濘里踮腳奔跑的日子,早已把她的脊梁錘煉得如鋼似鐵。
無數像她一樣的孩子在深夜里默默擦掉眼淚,卻從未真正停下腳步,他們攥著社會遞來的每一絲微光,用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把被掀翻的牌桌重新扶正。
他們讓我們看到,命運能奪走很多,卻永遠奪不走一個人從塵埃里開花的決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