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個女孩6歲時母親外出后杳無音訊,14歲時父親被確診為尿毒癥,卻在2025年高考中取得671分的成績。
面對紛至沓來的資助,18歲的她卻選擇了婉拒,給出的理由令人破防。
從大山到城市,從最爛“開局”一步一步“逆風翻盤”。
她的故事,藏著比分數更沉重的過往,也藏著寒門學子在絕境中不曾彎折的脊梁。
吳錦秀
窮苦的人生起點
吳錦秀的童年,在6歲那年被按下了暫停鍵。
那天清晨,母親像往常一樣背著竹筐出門,說去鎮上換些零錢買鹽。
但直到日頭西沉,母親也沒有回家。
那時的吳錦秀還不明白“失蹤”意味著什么,只知道夜里哭著找母親時,再也沒有溫暖的臂膀將她攬入懷中。
吳錦秀
父親本就體弱,干不了重活,靠著在山里采藥材換些零錢。
而母親走后,父親話更少了,天不亮就扛著鋤頭出門,天黑透了才拖著一身泥回來。
她看到父親的眼眶始終通紅,知道不能再讓他操心,便開始學著承擔家務。
而在承擔一部分家務的同時,她也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
吳錦秀報道畫面
從家到學校的山路,有一個半鐘頭的路程,窄處僅容一人通過,旁邊就是深溝。
她每天天不亮就得出發,手里攥著的手電筒光線微弱,照不清腳下的石子,卻能照亮攥在手里的單詞本。
日子剛有起色,初二那年,家里卻發生變故。
父親在地里突然栽倒,送到縣醫院后,醫生拿著化驗單嘆氣,診斷結果為尿毒癥。
透析每周三次,一次費用幾百元,父親參加的新農合能報銷八成,但剩余的兩成,對這個家而言仍是座大山。
吳錦秀父親
父親從醫院回來,躺了三天就撐著要去地里,因為家里的稻子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吳錦秀攔不住,便跟著一起去,父親彎腰割稻子,她就在旁邊撿掉落的穗子。
不僅如此,她早上五點就起床給父親熬藥,中午放學回家還會炒個青菜、蒸個紅薯,端給父親吃。
冬天是最難熬的,為了省煤,她和父親擠在一張床上,蓋著打了好幾層補丁的被子。
聽著窗外的風聲,她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考個好學校回來孝順父親。
農村稻田
那幾年,吳錦秀沒穿過一件新衣服,都是鄰居阿姨給的舊衣裳。
學校要交資料費,她趁著周末去鎮上撿廢品,塑料瓶、紙殼子攢夠了錢就趕緊交給老師,生怕耽誤上課。
還有人勸她別讀書了,出去打工能給父親治病。
這話說得沒錯,家里揭不開鍋,能多一個人出去掙錢,給家里補貼一點兒是一點兒。
但她始終明白,父親期盼的不是她能賺多少錢,而是她能走出這座山。
吳錦秀
高三那年,吳錦秀往往是早上四點半就起床了,起床后先給父親準備好早飯和藥,然后摸黑走山路去學校。
父親的身體時好時壞,有次透析反應大,在醫院住了半個月。
吳錦秀請了假去陪護,白天守著父親,晚上就趴在病床邊看書。
吳錦秀的家鄉
高考前一周,父親拉著她的手,說考成什么樣都不怪她,她使勁點頭沒說話。
高考很快到來,又很快結束,吳錦秀心里沒譜,到底能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就看這一回了。
查分那天,吳錦秀攥著手機的手直抖,屏幕上跳出“671”時,她愣了半天。
往日種種的艱辛與不幸,如今終于有了個交代。
吳錦秀和父親
吳錦秀拒絕資助,堅持“自力更生”
消息很快傳開,記者來了,企業家來了,有人提出要包攬她大學四年的所有費用,還有人想接她父親去大城市治病。
吳錦秀看著手機里不斷彈出的消息,沉默了兩天,然后錄了一段視頻。
她對著鏡頭說謝謝大家,自己現有的幫助已經足夠,從現在開始拒絕所有捐款。
吳錦秀視頻畫面
村里人覺得她傻,放著好日子不過,非得給自己找罪受。
但其實她心里清楚,這些年受過的幫助已經不少了。
而且這么高的分數,到了學校那邊也會有一定的補助和貸款的,只要她肯學,那所有好心人都會給她開路。
不過,還有人問她,671分,為什么不報清華北大?
她卻表示,學人工智能,以后能幫山里的學校搞智慧課堂,讓像她一樣的孩子不用再有跟她相似的經歷。
吳錦秀采訪畫面
她還想開發個慢性病管理的小程序,讓父親這樣的病人少受點罪。
這些念頭,比名校的光環更實在。
現在的她,每天幫父親喂雞、鋤地,一有空閑,就繼續讀書。
有人給她介紹了暑假工,在鎮上的超市理貨,每天站八個小時,賺的錢夠交第一個月的生活費。
她說等開學了,就申請助學貸款,課余時間做家教,肯定能顧上自己和父親。
吳錦秀采訪畫面
真是讓人感慨,現在寒門貴子和寒門貴女的案例越來越少,真的很難再出一個吳錦秀了。
農村的孩子,求學路上要跨過更多坎,山路崎嶇、設備簡陋、家境貧寒,每一步都像在泥里跋涉。
但吳錦秀的經歷證明,這些坎擋不住想往前走的人。
就像她走了十二年的山路,再黑再陡,只要盯著前方的光,總能走到天亮。
她不是個例,大山里還有很多像她一樣的孩子,背著書包走在山路上。
有著相似經歷的山東考生 徐錦息
把苦日子嚼碎了咽下去,只為了能讓父母笑一次,讓自己的人生多一種可能。
吳錦秀的故事里,藏著太多農村孩子求學的不易。
凌晨四點半的山路,她走了十二年,腳下的石子磨破了多少雙鞋,她自己也記不清。
父親病床邊的燈光,陪她熬過無數個夜晚,課本上的字跡里,混著多少沒說出口的辛酸。
有著相似經歷的河北考生 龐眾望
但她的努力終有回報,671分的成績單,是對十二年苦讀的交代。
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更是她走出大山的船票。
但她從來沒覺得自己多了不起,只是覺得“該做的都做了”。
吳錦秀和父親
結語
吳錦秀的路還很長,那些哭喊、煎熬、無數個凌晨的山路,都刻在她的骨頭上,成了她往前走的力氣。
苦日子能磨碎很多東西,卻磨不掉想好好活著的韌勁。
就像山里的野草,再大的風雨,也能從石縫里鉆出來,向著光生長。
信息來源:26℃|“我獲得的幫助已經很多了”,高考671分的湖南女孩婉拒助學金
三湘都市報 2025-07-07
信源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