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陳佩斯的電影票,大家終于要還上了!
71歲的他帶著部沒咋宣傳的《戲臺》,把票房從26萬“殺”到了六百多萬!連資本都傻眼了。
可當年的他被說“長相不行”遭拒演,為版權和央視打官司,甚至跑去種石榴糊口。
那個不低頭的倔老頭,如今終于把失去的都拿回來了!但這26年的受過的苦,他到底是怎么熬過來的?
曾經的“丑角專業戶”
陳佩斯這名字,聽著就像個“搞笑擔當”,但他年輕時可沒少為這長相遭罪。
他爸是大名鼎鼎的陳強,演過黃世仁、洪湖赤衛隊隊長,可在陳佩斯小時候,這大演員爹可沒少讓他吃苦。
上世紀60年代,陳強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內蒙古軍墾農場勞動。
那地兒風大沙多,冬天冷得能把鼻涕凍成冰碴子,15歲的陳佩斯跟著去“接受再教育”,每天扛著比人還高的農具干活,餓得前胸貼后背。
有回他聽人說,當演員好,頓頓吃大饅頭,不用扛鋤頭!
這話跟在他心里點了把火似的,他不顧父親的阻攔,鐵了心要報考演員。
于是陳佩斯就背著鋪蓋卷就去了北京軍區文工團考試,結果人家一看他那模樣,直接把他拒絕了。
后來他又試總政話劇團,還是吃了個閉門羹。
但他沒有灰心喪氣,只要聽說有單位招演員,他就去報名,哪怕被人奚落,他也不在乎。
就這么死磕,最后還是八一廠的老藝術家田華看他實在有股子“軸勁兒”,讓他進了學員班。
進了學員班也不容易。
那時候演員講究“根正苗紅”,陳佩斯他爸是右派,他自然成了“黑五類”子女。
跳舞、唱歌、演話劇,好角色輪不到他,凈撿“歪瓜裂棗”的演,什么小兵甲、土匪乙、地主家傻兒子……
直到1979年,陳佩斯終于迎來了關鍵的轉機。
王好為執導的電影《瞧這一家子》正式公映。片中他演了個渾身帶喜感的小人物,那股子機靈勁兒和逗樂本事,讓觀眾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有點蔫壞又招人喜歡”的演員。
順著這股勢頭,他又接連演了《二子開店》《父與子》《傻帽經理》一串喜劇電影。
這些片子像接力賽似的,一部接一部往觀眾心里扎,慢慢就把他從新人演員熬成了喜劇臺柱子,在圈里徹底站穩了腳跟。
不過讓陳佩斯真正“出圈”,還得感謝一個人——朱時茂。
和朱時茂的“黃金十年”
上世紀70年代末,倆人在八一廠當“留守青年”。
那時候演員工資低,一個月就幾十塊錢,夠買幾斤大米但是都不富裕。于是倆人偷偷搞起了“地下演出”。
在工人文化宮、工廠禮堂演小品、對口詞,一場能賺個十塊二十塊的,比工資還高。
有回他們在哈爾濱演《考演員》,陳佩斯把農民的樸實、憨厚演得活靈活現。
朱時茂的裝腔作勢又把人逗得直不起腰。
這節目在當時一下子就火了,就連當地的報紙都登了。
巧的是,這節目被春晚導演黃一鶴瞅見了,于是就向他倆發出了上春晚的邀請。
陳佩斯和朱時茂一琢磨,就寫了《吃面條》——講倆演員被導演騙去拍“吃面條”的戲,結果越演越投入,把導演折騰得夠嗆。
彩排的時候,黃一鶴樂得直拍大腿,可也有人覺得這小品沒教育意義,就是純搞笑。
眼看春晚都要錄了,節目卡在“能不能上”的坎兒上,最后還是黃一鶴一拍桌子才決定上的。
就這樣,陳佩斯和朱時茂在 1983 年的春晚上成功表演了《吃面條》,這個小品大獲成功,全國觀眾都樂瘋了,也讓全國觀眾記住了他們的名字。
這一演,“陳佩斯+朱時茂”成了春晚的“活招牌”,兩個人創造的經典真是數不勝數。
可誰能想到,這么火的兩個人,會在1999年突然消失在春晚舞臺上。
當時兩個人和春晚那邊的人鬧了點不愉快,兩個人也很剛,不低頭,于是便永遠告別了春晚的舞臺。
而離開春晚后,陳佩斯的日子過得也挺接地氣的...
被資本踹了一腳,反而憋出個大招
陳佩斯在郊區包了片地,種起了石榴樹。
不過他沒真“退隱”。
楊立新看他閑得慌,就推薦他去人藝演話劇。
陳佩斯一開始還猶豫,但還是決定去演了,結果一演《陽臺》,把觀眾樂得直鼓掌;演《托兒》,連演20場場場爆滿。
這時候他才明白:觀眾從來沒忘了他的“喜劇魂”。
2015年,他開始籌備電影《戲臺》。
這電影改編自同名話劇,講的是民國時期戲班里的荒誕故事。為了拍好它,陳佩斯押上了全部身家——房子、存款,甚至連種石榴的地都抵押了。
但在實際拍攝的時候,陳佩斯可真是沒少吃苦頭。
投資方在項目進行中竟五次臨時撤資,拍到一半資金鏈斷裂,劇組差點停擺。
檔期被擠到凌晨、設備租賃費都湊不齊的糟心事,陳佩斯咬著牙全扛了。
他每天天沒亮就爬起來壓腿吊嗓子,一場水袖翻飛的戲硬是拍了十三遍,膝蓋上貼滿止痛膏,跑圓場時踉蹌得像踩棉花,卻始終沒喊過停。
這位老藝術家對藝術的較真兒,比戲里的角色還“軸”。
點映前,《戲臺》的日子過得實在憋屈。
沒流量明星撐場,沒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陳佩斯多年沒在大銀幕露臉,觀眾都快記不清他長啥樣了。
預售票房才26萬,影院排片全塞在凌晨1點、3點,連排片經理都搖頭。
誰承想,點映當天觀眾一進場,口碑就像滾雪球似的炸了。
劇情里的荒誕與溫情扎心又解氣,陳佩斯的表演把小人物的擰巴演得活靈活現,連最挑剔的影評人都忍不住夸“有嚼頭”。
豆瓣開分9.6,貓眼9.5,超九成觀眾打五星,這分數比當年的《吃面條》還高。
更絕的是票房,從26萬起步,6天直接飆到六百多萬!”
看到《戲臺》能夠順利地被搬到大熒幕,老搭檔朱時茂也紅著眼眶地祝福陳佩斯。
兩個人多年的感情,讓大家看了都感動不已。
結語
71歲的陳佩斯,用26年時間證明了一件事:有些東西,資本捂不住,時間也磨不滅。
他曾被說長相不行,卻用演技征服了觀眾;被資本封殺,卻在話劇舞臺上活成了喜劇大師;被質疑過時,卻用一部《戲臺》讓所有人看見:真正的喜劇,從來都不需要迎合。
現在,電影的票房還在漲,未來還會有網絡版權、海外發行、周邊商品……他終于揚眉吐氣了!
但比票房更重要的,是觀眾那句“欠他的票,今天還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