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肩挑倆擔子,是為了強身健體;也有人挑燈夜跑,是怕生活斷氣。
之前簡單的談過對“公職人員可以干副業”的看法,這會兒看到已經有公職人員下班后送外賣,并且日賺百元的消息時,還是有些唏噓。
首先,我對基層公職人員下班后去干副業,不僅沒什么不滿,相反還覺得有點無奈。這么講吧,以前、或者這幾年之前,你很少會看到說鼓勵這些基層去干副業的消息。
至于現在為什么這樣了,明白人心里都有數,沒數的去某紅書上翻翻什么老師、醫生之類的吐槽和抱怨貼,大致也就厘清了。
別看隔三差五一個小數點后兩位又漲了的發財消息,那沒意義。
其次,很多人沒看到事情的底色,在不斷贊嘆這種新的畫面。但我想說一句,你這等同于在鼓勵大家,去打兩份工。
不得不提,有些事業單位白天確實會比較清閑,但并不是所有事業單位的都這樣。而且基層的話,我覺得忙到焦頭爛額的時間反而更多。這種情況下,晚上下班了還得再打一份工,怎么可能有多好受。
就比如現在這么熱的天,6點下班,路上花掉半小時,你以為下班是自由的號角,其實是另一場勞役的集合哨。到家收拾一下吃個飯,8點又得出去跑外賣,跑3個小時到了11點,回到家洗漱完,至少也是12點。
翻開這一天的時間,字里行間只有兩個字,生存。如果還有兩個,我覺得一定是“掙扎”。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嗎?哪一刻能算作是人生的意義,能算作是享受,是在干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報道里這位孫先生,干了12年消防,才轉到其他事業單位。他應該沒有什么人脈。因為如果有,也就不必這般拼命了。
最后一點,我想說的是外賣行業的飽和。怎么講呢,像是一個無限的循環吧。外賣食品問題的暴雷越發常見,于是人們開始減少點外賣的頻率。可外賣員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不斷趨于飽和。這種時候,按照自然規律來說,外賣這行應該是越來越不好做。
隨著基層公職人員的下場,外賣市場又將再次涌入一批生力軍。說白了,就是普通人掙錢的空間,又得壓縮一下了。
可與此同時,映入人們視線中的是什么內容呢?
一位路人拍攝的視頻火了,他看到一女騎手帶著幼兒送外賣,把孩子放在腳蹬中間的外賣箱里。現狀實慘,這位躲在角落里拍攝的路人趁女騎手去送餐時,悄悄給了幼兒一些錢。之后媒體報道,原來小孩生了病,父母都在送外賣掙醫藥費,家里沒人帶孩子了,只能在40度的高溫天里,把小孩帶在身邊。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外賣這行,確實是個低門檻靠汗水換錢的行業。因此,有錢有人脈的沒人肯干這個。只有實在沒辦法,實在掙不到錢,卻又需要錢的人,才愿意一頭扎進去。酷暑,被高溫炙烤;寒冬,被風雪摧殘。
但隨著新的力量加入,單一的份額,只有繼續被壓縮變小這一條路。
底層的水溫早已滾燙,卻還在不斷添薪。看似沉默,實則只是沒人有時間喊疼。
我當然不是說不該讓公職人員下班后去送外賣,上面就提到了,只有迫切需要掙錢的人,才會愿意加入。這又不是什么天上掉下來的蛋糕,愿意去跑外賣的公職人員,和普通人差異大不到哪里去。
我真正想說的是,有些層面上出了問題,最后平攤下來,卻到了所有普通人的頭上。就這樣,還要把話說的動聽、好聽,恨不得把一天打兩份工,把晚上8點出去送外賣,說得勵志起來,說得好像大家掙錢有多簡單一樣。
瞧,掙著玩兒。
唉,民生之艱。
這是人在玩命,還是命在玩人,我已分不太清了。無話可說,亦無言以對。或許玩著玩著,就真玩不動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