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姐引言
2025/07/22
從清明到五一,再到暑期檔,今年電影市場可以說蕭條。誰敢信,哪吒之后首部大陸票房破五億的電影,是前段時間的《侏羅紀世界:重生》。
大導+群星的《醬園弄懸案》,很會搞商業片的陳思誠,都沒能拿到理想成績。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人沒有放棄電影,暑期檔的冷淡是危機,也是機遇。當大導光環和明星效應雙雙褪去,只有真正的好故事、好作品,才會得到觀眾支持。
在電影不被看好的日子里,我們照例來測評一下暑期檔的幾部電影吧,本篇各片的影評僅代表觀影者個人主觀感受,供大家參考。
01
《長安的荔枝》:這么好的荔枝,老板終究不配吃!
片名:長安的荔枝
導演:大鵬
主演:大鵬/白客/莊達菲/劉俊謙/楊冪等
類型:劇情/喜劇/古裝
電影版《長安的荔枝》目前是我的暑期檔最佳。
原著短小的篇幅,本身就更適合電影的體量,所以影版的節奏不出意料毫不拖泥帶水。
李善德的格眼法、荔枝洗鹽水后的分枝植栽法和轉運實驗都一一還原,而且放在電影前半部分,結合一些荒誕笑點實現(比如付航演的猴),看得津津有味不無聊。
到了后半部分就是一些諷刺性和現實表達了。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荔枝好不容易運到長安,在貴妃生日當天送到宴席上,但在一群琳瑯滿目的瓜果中顯得那么不起眼,貴妃伸出一只手,還沒來得及碰到,就被其他事打斷放下了。
荔枝能從嶺南送到長安,是傾盡一群小人物的全力,舉全國上下之力才能辦成,但在上層眼中卻是極不重要,不值一提。
這是權力失控的恐怖,也是權力對小人物的傾軋。
片子要緊張感有荔枝轉運的刺激,要笑點有年會三人組大鵬、白客、莊達菲的默契,要淚點有李善德苦心算計把荔枝送入長安的孤決,要思考有對“取之于民,用之于上”的拷問。
看完電影,聽到片尾曲也非常驚艷,是唐恬寫給中年人的“孤勇者”,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歌詞。
最后感慨一下:劉俊謙演得真好,真人版小精靈多比的感覺。楊冪也貢獻出了有水準的眼神戲。
還有就是大鵬導演是真愛白客啊,不僅給他改了人設,給了高光,還給了個好結局,鵬,你是真的愛他。
——本可愛
02
《羅小黑戰記2》:軟萌中自有尖銳批判
片名:羅小黑戰記2
導演:木頭/顧杰
配音:山新 / 劉明月 / 朱婧 / 欒立勝 / 傅晨陽
類型:動畫/奇幻/冒險
作為續集,的確是超出預期,而且沒有門檻,沒看過第一部也能看。
這部是市面上少見的2D動畫,在國產動畫領域獨樹一幟。畫風也值得一夸,保持手繪風,人物各有特色不撞臉。
動作非常流暢絲滑,打起架來一氣呵成,不是眼花繚亂的無差別掃射,而是有邏輯的推拉和來回,甚至還有“切飛機”這種大場面。
故事接著上一部展開,無限收羅小黑為徒之后,在山上開啟“奶爸帶娃”的日常,帶領羅小黑訓練,訓練它的空間技能。
師徒相處的可愛碎片,依然很萌。
這次還加入了新角色,是羅小黑的師姐“鹿野”。
她是戰亂中幸存下來的妖,淪為“孤兒”后被無限撿走,成了“關門弟子”,跟羅小黑這個“鎖門弟子”一樣,都是無限師父心尖尖上的肉。
鹿野面冷嘴硬,小黑軟萌可愛,兩只妖在一起很有反差感。
第二部的故事相對更成人化,完善世界觀的同時,也有批判和表達。
像會館的組織化和規?;苡幸馑?,相當于妖界的市政大廈,“粵東會館”做飯最好吃的設定也有趣,愛粵菜人士看得合不攏嘴,一直流口水。
人妖共存的主題不是第一次見,但《羅小黑》卻減少說教感,而是用實際行動表達和平共存的觀念。
妖靈作為實力強大的一方,內部矛盾其實映射人類世界的政治極端化。
有妖自命不凡想凌駕于人類之上,利用人妖矛盾殺妖再挑起戰爭,本質上都是破壞和平。
羅小黑卻用孩子般的單純視角,提供堅定立場:只站在對的一方。而只要傷害別人,就是錯的。
走出電影院,眼前的世界依舊混亂,很多地區還是戰火紛飛,好在又是一個被羅小黑治愈的夏天。
——本可愛
03
《你行!你上!》:朗朗是餃子,姜文才是那碟醋
片名:你行!你上!
導演:姜文
主演:姜文 / 馬麗 / 陸一 / 于和偉 / 王碩瓏等
類型:劇情/喜劇
姜文七年磨一劍的片子,可以說是一部爹味沖天的狂想曲。
故事很簡單,取材于郎朗本人的成長故事,一個東北狂野老爹如何帶著他的寵物小精靈兒子郎朗,一路雞娃殺向了鋼琴巔峰。
眾所周知,姜文的電影一向是隱喻大戶,還有謎語集合。電影開頭的毛爺爺,以及第二任老師的名字叫歐亞,算是很明顯的暗示了。
雖然電影名義上講的是 郎 朗,但是姜文飾演的 郎 爹才是絕對主角。
郎爹是個很神奇的人物,這個角色的邏輯線就兩條:一是 往死里愛兒子;二是兒子必須成為天花板級別的人物,做不到就往死里干。
為了這兩個目標,全世界都可以成為爹的工具,母子分離沒有問題,老師全部都是臨時工,也沒關系,只要爹是總設計師就行了。某些雞娃家長看了肯定會暗爽,但是童年有陰影的家人們估計就得ptsd預警了。
我覺得這個片子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肯定是姜文的電影美學,極致浪漫,開篇小郎朗學的那首《匈牙利狂想曲》其實就已經給全片定下了狂熱、夸張、浪漫到抽象的基調。
還有不少名場面,我最喜歡郎朗在半吊在空中的鋼琴上,給街坊開音樂會的片段。是一種影像轉換的極致浪漫,我覺得這就是鋼琴的魅力,雅俗共賞。
缺點在我看來, 狂躁版東北話轟炸兩小時確實是一種考驗。
尤其是 姜文老師這個東北話,有一股人工的大碴子味兒,加上 父子倆全程大嗓門對轟, 真的很震耳朵。
另外一個,則是郎爹 這一套成功學的邏輯,是用極致的父愛包裝出來的強權與控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認同并接受的。如果你不理解這一點,那影片自然會給你帶來觀感上的不適。
這不是爛片,也不是一部平庸的片子。
姜文的電影,本身就自成一個宇宙,喜歡或不喜歡都非常正常,它的口碑注定是兩極分化的。
——E姐
04
《南京照相館》:再克制也難掩歷史沉重
片名:南京照相館
導演:申奧
主演:劉昊然/ 王傳君 / 高葉 / 王驍 / 周游等
類型:劇情/歷史/戰爭
電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的真實罪證影像,從小切口出發,以普通人視角去審視日軍暴行,足夠克制但也難以掩蓋沉重的歷史。
故事是“孤島”式設定,南京大屠殺期間,面對日軍的無差別殘害,劉昊然飾演的郵遞員阿昌和金老板一家躲在吉祥照相館中避難。
為了盡可能地多活一天,他們只能幫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這些都是日軍屠城的罪證,他們不得不通過底片去直面血淋淋的悲劇。
孤島求生的故事線為電影增添了緊張感,也讓人身臨其境感受戰爭時南京人的無助。雖然沒有放大血腥和暴力,鏡頭始終對準施暴者,但是貫穿電影的砍頭、槍殺等殘酷暴行,仍然讓人感到絕望和窒息。
電影的獨特之處是塑造了抗戰題材會有的常規角色,但都不臉譜化,而是真實具體的人物。
日本軍官是軍三代伊藤,爺爺參加過甲午戰爭,以攝影師身份從軍。他愛好攝影,根本不關心戰爭,只求能“出片”,照片能“顯影”。
“漢奸”王廣海是日本人在南京的翻譯,他不覺得自己是“賣國求榮”,而是利己主義者在遭受迫害時為了活下來的本能反應。
至于阿昌和金老板一家,從被逼洗照片的謹小慎微到起身反抗,不是因為生來就具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責任感,只是見證了太多殘暴獸行,被激發了骨子里的血性。
貫穿整部電影的拍照片、洗照片也是巧妙而有效的線索。
全片最讓我窒息的不是槍聲,是暗房里顯影液咕嘟的氣泡聲。導演用近乎冷酷的克制,把悲怮鎖在了相紙里。
老板娘數鈔票時抹掉的眼淚,阿昌偷偷用定影液封存罪證時顫抖的手,金老板起身反抗時大喊“老子是拍照片的”,比任何哭喊都更具穿透力。
它可能不是一部合家歡的好看電影,但值得被看見,因為有些歷史不該只留在黑白照片里。
——本可愛
05
《戲臺》:低俗笑話過多,消解影片諷刺性
片名:戲臺
導演:陳佩斯
主演:陳佩斯/ 黃渤 / 姜武 / 尹正 / 楊皓宇等
類型:劇情/喜劇
好久不見陳佩斯?!稇蚺_》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喜劇,更是一把插入藝術和強權之間的尖刀。
電影故事其實很簡單,尹正飾演的名角兒,臨上場之前突然掉了鏈子。這時候呢,來送包子的黃渤,突然被軍閥洪大帥欽點上臺頂包演出。
洪大帥并不懂戲,但他有強權,于是在絕對強權和絕對無知的作用下,一場荒誕的大戲就此上演。
表面上是喜劇,但電影的內核其實非常沉重。
戲班子代表著的,既是底層的小人物,也是傳統藝術的象征。而這些通通被放置在了強權的鐵蹄之下,任其踐踏,藝術的尊嚴和人的人格,都不存在了。
上位者的心血來潮,想要改戲,名角也必須得低頭。最有意思的就是結尾城頭改換大王旗,權力會交替,但權力的游戲永遠都有個上位者。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角色是余少群飾演的男旦鳳小桐,首先他的扮相是片中最美的一個角色,飄飄欲仙又美得絕無輕挑之意。其次呢,他對藝術愛的深沉,把藝術當成信仰,把戲臺當成祭壇。
當他的搭檔被強行換成了門外漢黃渤,他眼里的惡心是抑制不住的。
到最后迎來新的上位者,無法保全自身的鳳小桐,決絕地縱身一躍,質本潔來還潔去,余少群演活了這一抹幽魂。
但《戲臺》這把尖刀,有時候也會砍偏了方向。
比如說六姨太這個角色,就是一個純粹的工具人,而且是影片里低俗笑料的負責部分,全片讓我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六姨太的兩次搖床。
像這種對女性角色,或者是女性化角色的過度消費,其實是削弱了影片的批判性,形成了與影片內核的另一種互文。
所以戲臺這片子,注定很挑觀眾。
——油梨
06
《聊齋:蘭若寺》:民國版聶小倩虐戀?
片名:聊齋:蘭若寺
導演:崔月梅/劉源
配音:盧力峰 / 林強 / 張赫 / 陳子平 / 橙璃
類型:劇情/喜劇/動畫
追光的動畫,去年電影貼片里看到就很期待,看完確實也很喜歡。
掉進蘭若寺周邊古井里的蒲松齡,成了烏龜和蛤蟆精講故事比賽的評委,以此串聯起了5個聊齋志異的小故事。
這五個故事大家也不陌生,分別是嶗山道士、蓮花公主,聶小倩、畫皮、魯公女。
電影對這些故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編。
比如聶小倩,電影把這個故事時間段放到了民國,穿著中山裝的寧采臣和穿旗袍的聶小倩,有種混搭的好嗑。
畫皮呢,則是畫風最美也最恐怖的一個單元,有點類似宋代工筆畫mix《山村老尸》的感覺。
最喜歡的一個單元是魯公女,關于冥界的想象真的有震撼到我。
我們中國人對死亡之后的亡靈世界,是怎么想象的呢?電影還原了很多大家熟悉的元素,比如奈何橋、孟婆湯、三生石彼岸花這些,還有黑白無常。
但它們在動畫里有了新的形態,更加充滿東方神秘色彩,就這一個關于冥界的想象,這個畫面我覺得就值回票價。
電影是扎扎實實在講故事,就是156分鐘的時長確實有點考驗屁股和膀胱了。
——E姐
07
《浪浪山小妖怪》:真·牛馬心聲
片名:浪浪山小妖怪
導演:於水
配音:陳子平 / 路揚/董汶亮/劉琮等
類型:劇情/喜劇/動畫
今天剛看,非常喜歡,劇本太好了。
據說是在原作的故事架構上,創作了一個新故事——浪浪山的小野豬和小蛤蟆,因為工作失誤被逼到死路,兩個小妖絕境狂想,準備拉妖入伙扮成西游師徒,冒名去西天求取真經。
團隊搭建階段,具象化了打工牛馬的心聲。
原本入職大王洞是畢生夢想,殊不知天外有天,大王洞在一句輕飄飄的臺詞中被滅的渣都不剩;用一袋不知道是不是真大米,就哄得雞妖上躥下跳改方案,一句“感覺不對”幻視抽象的甲方;被自己畫的大餅騙到的野豬妖蛤蟆妖馴化猩猩妖的過程,怎么不算是職場PUA呢?
四人有模有樣踏上取經路的時候,你會感慨,果然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他們拼盡畢生修為,都無法改變真正的西游師徒的行動軌跡,更不可能取到真經,他們甚至連佛影都沒瞥見一分。
正因如此,他們逆風而行走向必死結局的瞬間,才讓屏幕外每一個nobody熱血澎湃。如果能成為自己一瞬間的英雄,飛蛾撲火又如何?這才是無名之輩,我也是浪浪山的一個小妖怪。
我所講的只是一些概況和皮毛,這個故事做得太優秀了,樸實又扎實,細節填充得恰到好處,蛤蟆精腰牌編號九九八一,決戰前小野豬反復扶起媽媽給灌滿的水葫蘆……
如果非說美中不足,那就是黃眉大王發怒的時候有點出戲,因為他又藍又紅的樣子,讓我想到了春節檔的一位故人……
一句話總結:《浪浪山小妖怪》或是暑期檔唯一可以毫無負擔放肆大笑的作品,無年齡門檻,只要能在影院坐得住就會非常合家歡。
像脫口秀演員Kid說的一樣,有時候觀眾需要的就是一些單純的快樂。不用你上價值,我們自己會狠狠代入。
這么好看的動畫,宣發請跟上好么?
——油梨
今年暑期檔你看了/想看哪些電影?
在你心中哪部電影是你目前看到的最佳?
來投票或來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