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祭祖這一項中國民間傳統習俗,南方地區的重視程度普遍都要大于北方地區,尤其是廣東和福建這兩個地方更是民俗傳承的典范,每一個村落都基本上修建有一座甚至多座自己家族的祠堂。在廣東這片土地上,逢年過節也好,婚嫁壽誕也好,金榜題名也好,但凡在重要的日子里,大家都不忘首先拜祭一下自己的祖先。
也正因為廣東地區完好地保留著祭祀文化,因此廣東人的宗族觀念往往要比國內很多地方都更為強烈,與此同時,廣東各地的節日氛圍也往往顯得更為熱鬧一些。不得不說,在看待傳統習俗的事實上,來自廣東不同地區、不同族群的人都做到了完美的統一。
7月22日,關于廣東高考狀元王一任隆重祭祖場面的視頻沖上了全國熱搜,他可謂憑一己之力詮釋了什么叫春風得意馬蹄疾。值得一提的是,王一任是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中津村人,畢業于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在2025年全國高考當中,他以總分716分奪得廣東省理科第一名,這成績對于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非珠三角地區的學子來說實屬不易。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王一任所參加的一系列祭祖活動都是自己村的村民自發組織和策劃的,因為父老鄉親們都認為,他能通過自身努力取得優異成績,成為族人的驕傲和榜樣,為之大力慶賀宣揚以激勵年輕人奮進,那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在網絡之中,卻傳出了不少批評王一任及其家族的聲音。有網友批評說:“太高調了,其他省狀元都沒有游行慶祝。”有網友表示:“個人認為還是別太張揚,考得好不代表將來混得好。”也有網友質疑說:“人家還與全國第一呢,每個省都有狀元,難道都要這樣搞嗎?”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像王一任那樣的情況,蘇炳添、全紅嬋等這些來自廣東的體育健兒們同樣經歷過。當蘇炳添的族人專門為蘇炳添打開祠堂中門時,有人出來指責這分明就是趨炎附勢;當全紅嬋的族人在清明祭祖時舉起為全紅嬋加油的橫幅時,也有人出來指責這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從網上的各種評論來看,廣東網友在看待王一任風光祭祖這事情的態度明顯要溫和一些。一位廣東的網友評論說:“那些說不能慶祝的,要是你家出個狀元呢,我就喜歡這樣,多好呀,多喜氣,我就喜歡看,把這種努力拼搏的精神傳播出來,誰知道以后的人生會怎樣,過好當下,怎么開心怎么過。”
一位廣東的網友留言說:“那些說不該慶祝的,無非是羨慕嫉妒恨,今后的人生成不成功是今后的事,至少今天他就是成功了,這是他努力了十多年的結果。這是對他肯定,也是對家族里其他孩子的激勵。這些榮耀不是家族給他的,而是他自己為自己爭取而來的,自己努力十多年的結果。被大家肯定,他是自豪的,他是驕傲的。”
一位廣東的網友直言:“那些說不能大肆慶祝的,大多都是心里酸的,嫉妒的,過得不好的。能在全省那么多考生里面摘得桂冠這背后,學生本人付出了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能上清華北大了,以后畢業了也比絕大部分人好很多,在一個村子里面,多少年、多少代才能出一位清北學生啊?大肆慶祝很應該呀,這樣既鼓勵了這位學生,也勉勵了后來的莘莘學子,同時還能提高了村子的知名度,又有何不可呢。”
事實上,廣東地區的各種喜慶活動與國內很多地方都有著明顯差異。在某些地區,嫁女首先想到的是彩禮;舉辦形形色色的宴席為的是收取份子錢,為此甚至就連考上一所技工學校都大擺升學宴。而在廣東,“嫁女不賣女”是原則,“沒錢不擺酒,擺酒不收禮”是規矩,大家都以“講心不講金”為傲,對于家族榮耀更是一種傳承和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