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福建這些地方,宗族文化根深蒂固,“讀書改命”是刻進DNA的信仰。
給學霸鋪紅毯、發獎金,既是對“知識翻身”的集體致敬,也是對未來回報的隱形投資.
因為今日的“文曲星”,可能就是明日反哺家鄉的“人脈支點”。
溫州男孩考上北大驚動全族
這幾天,浙江溫州蒼南縣的錢庫鎮舉辦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家族慶典儀式。
17歲的李國耀以691分被北京大學強基計劃錄取,整個李氏宗族像中了狀元似的沸騰起來!
長老們都坐不住了,專門召集了族里人,計劃要好好慶祝慶祝。
這場慶祝儀式上,幾乎全族人都來了,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不管在外省外國,都得趕回來參加。
為慶祝李國耀考上北大,具有百年歷史的李氏宗族破例開啟祠堂中門,紅毯從村口一直到祠堂中門。
祠堂內外掛滿了祝賀的條幅,場面隆重,堪比重要會議。
值得注意的,宗族長在族譜的“功名榜”頁用朱砂筆在李國耀的名字上描紅,象征光宗耀祖。
“這一欄空了三十年今天總算填上了! ”
這是他們李氏家族百年來第一位考上北大的族人,是家族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族人出動,18輛豪車掛著“666”“777”的吉祥車牌繞村巡游,還有一大堆長輩舉著旗幟隊列巡游,旗袍阿姨舉的錦旗比人還高,大老板此時也得乖乖扛旗。
鼓樂隊鑼鼓沖天,全村老少擠破頭來沾文曲星的喜氣。
李國耀長得非常陽光秀氣,在父母撐紅傘的陪伴下,坐上豪車,來到祠堂。
現在村里誰見了這孩子爸媽,都得說句“你們家可真是積了德了”,那臉上的光,藏都藏不住。
在祠堂內,全族擺了三十多桌酒席,以慶祝“全族百年首位北大學生”。
開席之前,李國耀被請到和宗族內有頭有臉的長輩們坐一起,很多人輪番來跟他合影,說話鼓勵他。
對宗族來說,這種事是能記到族譜里、能跟外村人“念叨”一輩子的榮耀。
就像咱們普通人家里出了個特別厲害的親戚,全家都想多聊聊、多慶祝一樣,只不過宗族把這種“集體榮譽感”放大了。
他們出面張羅,一來是真心為孩子高興,二來也是想借著這事兒給全族提提氣,讓小輩們有個榜樣,以后都往好學。
李國耀在祠堂中央演講,聲音渾厚,沒有一絲一毫退怯,反而非常鎮定自若,臉上早已寫滿超越年齡的清醒。
在發言中,他感謝了自己的父母,感謝了族人的幫助,說自己未來一定會更加努力,為家族爭光。
這番發言引得滿堂喝彩。
排場是大了點,可這孩子的底色更讓人動容。
他們家只是很普通的家庭,爸爸在工地砌墻,媽媽在超市理貨,家里日子緊巴巴的供他讀書。
高中三年,他用父親淘汰的紅米手機刷題,周末蹲在村圖書館手抄試卷,連補習班都沒錢上。
寒門貴子的劇本,從來不是靠排場寫出來的。
網友熱議
這一事件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
許多網友表示這是光宗耀祖的具象化,宗族文化在傳承優良傳統、激勵后輩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體現了家族內部的互助精神。
也有網友認為這種宗族文化在現代社會中顯得過于古老,儀式被批“封建味濃”,過度聚焦“清北光環”加劇應試壓力。
網友的擔憂不無道理,全族擺宴宣稱“百年首位北大學生”,無形中給他套上了“全族狀元”的枷鎖。
當熱鬧散去,壓在這孩子肩上的擔子才真正顯現。
萬一將來發展普通,他的面子里子往哪擺呢?會不會反而被人議論紛紛?
紅毯會卷起,豪車會離場,宗族為他搭臺唱戲,可真正的路,終究要他自己一步一步踩出來。
當個人的奮斗被綁上宗族的戰車,榮耀與壓力就成了雙刃劍。
他被描紅的名字是別人的狂歡,滾燙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主場。
信息來源:九派新聞等官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