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正成為咖啡版圖上的“新香氣高地”。 澎湃新聞記者 陳鑫露 孫駿(02:23)
貴陽,正在變得不一樣。很多咖啡愛好者,為了一杯咖啡,追到了貴陽。
這座城市目前有著超過3000家的注冊咖啡館,但密度高達約2000人/家,成為全國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更獨特的是,咖啡里有了貴陽的味道。
在貴陽,咖啡香味與煙火氣相結合,造就了獨特的口味和氛圍。當地的咖啡師大膽融合本土元素,推出折耳根美式、 木姜子特調、刺梨冷萃等創意咖啡,通過咖啡文化,向海內外游客傳遞著“貴州風土”。
不產咖啡豆的貴陽,還是“咖啡冠軍之城”。2025年5月,在2025WBrC世界咖啡沖煮大賽上,來自貴陽的中國咖啡師彭近洋榮獲冠軍,這是貴陽咖啡師獲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而在彭近洋之前,不少貴陽咖啡師在國內外也拿下大獎。這些冠軍頭銜讓很多人進一步認識了貴陽這座低調的“咖啡之都”,引來了很多咖啡愛好者。
7月21日,貴州省委宣傳部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舉辦的“去貴州 GO清涼——2025夏季國際博主貴州行”活動走進貴陽,來自英國、法國、德國、馬來西亞、白俄羅斯等地的國際文旅博主走進貴陽咖啡館、網紅街區,感受這座“咖啡冠軍之城”的獨特魅力。
博主們看到,很多游客特別是咖啡愛好者來到貴陽,喝咖啡成為必打卡體驗項目。這也意味著,這座清涼之城的又一個個性化,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所看見與認可。
為什么這個成就屬于位于西南內陸的貴陽?
博主們了解到,一杯杯“黔”味特調咖啡背后的文化來源,與貴陽夏季涼爽的宜人氣候、慢節奏又年輕化的生活方式,以及貴陽人對美食的高品質追求、包容開放的心態等因素息息相關。而貴陽的各級政府部門也積極發揮作用,不斷豐富咖啡業態,引導咖啡行業可持續發展。
貴陽為何能成“咖啡冠軍之城”
7月21日是星期一,下午時分,貴陽“喬治隊長”咖啡館門前仍然排起長隊,很多游客一邊等待一邊拍照留念。吧臺前,來自德國慕尼黑的博主羅伯特(Robert)看著咖啡師將霧化后的伯爵紅茶氣體引入咖啡杯后,他拿起杯子聞了聞,再細細啜飲一口,眉毛不自覺地向上挑起。
放下杯子后,他伸手按下立在吧臺上的相機錄制鍵,用德語開始記錄:“伯爵奶茶的香氣與咖啡的碰撞非常奇妙?!?/p>
7月21日,德國博主“包子”(右)和英國博主“托比”在貴陽“喬治隊長”咖啡館體驗紅酒咖啡。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羅伯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貴州通”。2017年,他因為公司外派來到中國,落地后吃的第一頓是包子,他便給自己取了中文名“包子”。
2018年起,包子開始做起美食短視頻,一次偶然到貴州的鄉村探訪,讓他愛上了中國的少數民族文化,便決定利用自己的社交平臺,將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記錄下來,分享給國內外的網友,并一直堅持至今,他甚至在黔東南州有了“一個家”。
自從通過短視頻看到“喬治隊長”主理人彭近洋在2025WBrC世界咖啡沖煮大賽奪冠的消息,包子就一直想要到貴陽來體驗一下獨特的咖啡文化。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貴陽現有常住人口約600萬,而注冊的咖啡館數量已超過3000家,密度約2000人/家,成為中國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且這一數據在2025年仍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更令人稱奇的是,貴陽還是中國咖啡界的“冠軍孵化地”。在彭近洋獲得世界冠軍前,“喬治隊長”咖啡店的咖啡師已蟬聯了近五年的世界咖啡沖煮大賽中國賽區冠軍;“對的咖啡”咖啡店主理人胡穎斬獲2015年世界咖啡師大賽中國區冠軍、2016年世界咖啡與烈酒大賽中國區冠軍;“吾界咖啡”咖啡館主理人強華獲得CCL中國咖啡沖煮大賽認證評審……
貴陽咖啡師為何能在國內外咖啡大賽中頻頻奪冠,貴陽又為何能有著全國領先的咖啡店密集度?
《貴州日報》在今年6月曾刊發報道,分析了幾個原因,首先是和貴陽美食之都的飲食風俗有關,孕育出咖啡發展的獨特土壤。
“貴陽人的嘴巴很‘刁’。但是這種‘刁’也為貴陽咖啡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黑石咖啡館”主理人雷鳴說。
這篇報道說,在貴陽話里,“刁”意為挑剔。據《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2023年的數據顯示,貴陽人在全國“愿意花錢取悅自己”城市中排名第二。貴陽人對飲食的高品質要求,成為了咖啡從業者追求精品咖啡的動力之一。
7月21日,貴陽“對的咖啡”咖啡店里坐滿了顧客。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這篇報道分析的其他原因,則與貴陽城市的特色有關。“屋頂咖啡店”主理人徐舟毅分析說,近年來,貴陽咖啡的消費人群從年輕人拓寬到了全年齡段,宜人的氣候、慢節奏的生活方式和貴陽人包容開放的心態,為孕育咖啡文化提供了天然土壤,而咖啡的都市文化與貴陽煙火氣相結合,造就了獨特的氛圍。
同時,貴陽迷人的煙火氣也為社區咖啡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里很多小巷有著悠久的歷史,房租相對京滬等城市較低,推動在文筆街、電臺街、蔡家街等巷弄里,一家家咖啡館落地生根。
一杯杯咖啡傳達出“貴州風土”
參與“去貴州 GO清涼——2025夏季國際博主貴州行”活動首次來到貴州的馬來西亞博主林詩于,自稱有一顆“咖啡腦袋”,來自熱帶,從小愛喝咖啡。當她聽“喬治隊長”店員介紹到“一豆三喝”的特色咖啡后,當即決定要試一試。
依次品嘗過美式、經典、特調三種口味的咖啡后,她感嘆:“沒想到,貴陽的咖啡這么高階!”在她這次來貴陽之前,對這座城市的初印象定格在喀斯特山水和少數民族風情上,從未將其與咖啡聯系在一起。而眼前,咖啡店前排隊的人群,豐富的品種選擇,讓她對貴陽這座“咖啡冠軍之城”有了真實的感受。
“黑石咖啡”也推出了“一豆三喝”的體驗,用同一款咖啡豆搭配三種貴州特色食材,很受游客喜歡,“折耳根美式”更是被譽為城市的一個味覺符號。
7月21日,德國博主“包子”在貴陽阿云朵倉一家咖啡店體驗折耳根飲料。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據貴陽市商務局統計,目前,貴陽經營咖啡品類店的數量已經超過3000家,除瑞幸、星巴克等連鎖品牌之外,貴陽本土咖啡品牌有1248家。
據《貴州日報》報道,在“黑石咖啡館”主理人雷鳴眼里,貴陽咖啡很“卷”,但更多是自我提升式的,“雖然貴陽咖啡店的密度超過了上海,但市場體量遠不及上海。這就使得每家咖啡館都精益求精,不斷地學習進步。這才催生出了許多高品質的咖啡館和咖啡‘冠軍’?!?/p>
位于觀山湖區的“阿云朵倉”,是貴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街區之一,在這里,林詩于探訪“對的咖啡”咖啡店時,與正在店里喝咖啡的當地人聊了起來。也正是這番交流,讓林詩于意識到,在貴陽,喝咖啡不再停留于用來提神的范疇,而成為當地人感悟一天生活的儀式感。
“這完全刷新了我對貴陽的認知?!绷衷娪谡f,從沒有想到貴陽如此有國際范,也如此有獨到的松弛感。
雖然是周一,7月21日,“對的咖啡”里依然爆滿,其主理人胡穎是貴陽最早一批咖啡創業者,也是中國首位晉級世界咖啡師大賽決賽的選手。她形容,早期在貴陽推廣精品咖啡如同“在沙漠種樹”,2005年她開辦咖啡店時,那時候咖啡還是用摩卡壺做的。
胡穎說,后來創立“對的咖啡”,印證著她對咖啡事業的認知迭代。在店內的飲料單上,寫著“您可以選擇全球不同產地國的咖啡豆,來制作您的美式咖啡”,下方則介紹分別來自中國云南、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地的咖啡豆。
這些年,胡穎的足跡遍布了全球咖啡主要生產地,從生豆采購到烘焙加工,她把控著從“種子”到“杯子”的全流程。“豆子來自哪里、是什么品種、如何處理,決定著咖啡的本真風味。”她說,要確保消費者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高品質的,值得這個價錢。
在她看來,近年來,從貴陽到國內其他主要城市,精品咖啡市場發展迅猛,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探索咖啡背后的文化敘事。
貴陽一家咖啡店推出的貴州小酸湯飲料。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在2016年世界咖啡與烈酒大賽上,胡穎將貴州茅臺與濃縮咖啡創新融合,用醇厚的“貴州味道”向世界講述中國咖啡的故事。如今,“對的咖啡”時常推出折耳根美式、刺梨冷萃等融入貴州特色風物的創意咖啡,試圖通過一杯杯咖啡傳達出“貴州風土”。
在“對的咖啡”所在的街區“阿云朵倉”內,散落著多家咖啡店,他們各自推出“主打”產品,例如木姜子特調、野番茄貴州小酸湯等,大膽融合貴州本地元素,這是咖啡語言的創新表達,也是本土咖啡文化自信的注腳。
一場關于城市文化自信的蛻變和提升
有意思的是,“阿云朵倉”源自彝族語言,意為“我們的理想之地”,原先這里曾因業態單一、空間閑置而淪為“城市洼地”。2022年,觀山湖區長嶺街道聯合運營方啟動改造工程,將100余畝存量空間轉化為集酒店旅居、零售餐飲、藝術展覽、社群活動于一體的復合型社區。
“我是這個村落的村長?!薄鞍⒃贫鋫}”主理人曹國梁對澎湃新聞表示,喀斯特地貌是貴州的特色,而阿云朵倉的設計靈感正來自貴州的洞中村落,用錯落坡屋頂、木色調立面重構街巷肌理。他說,在這里,并沒有設置標準化動線規劃,而是構建村口市集、長桌食集、余慶糧倉、十字街等四個主題集合區,希望可以展現“新貴陽”形象的空間。
穿行于街區之間,個性化表達隨處可見,潮流機車店、地下車庫改造的露營酒吧、室內現場音樂、插畫藝術商店、滑板俱樂部......同時,也可見貴州在地文化的細微表達:長達30米的共享長桌復刻了侗族長桌宴的熱鬧場景,天花板上垂落的燈飾以苗族扎染工藝為靈感,杯盞交錯間,被融入貴州山野風味......在這里,個性與傳統并不對立,它們共同發酵與生長。
量變往往促成質變,當一座城市的街角巷尾開始涌現越來越多獨具個性的表達,昭示著一場關于城市文化自信的深刻蛻變和提升正在發生。
7月21日,白俄羅斯博主“蘇小小”在貴陽一家咖啡店準備體驗貴州民族特色“高山流水”喝米酒的方法。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貴州日報》今年6月報道稱,如今,咖啡產業已成為“爽爽貴陽”的又一張靚麗名片,到貴陽品一杯咖啡,成為更多游客打卡貴陽的“必選項”。在這其間,除了上述分析的原因,也離不開貴陽各級政府部門的積極作為。為了讓咖啡產業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貴陽市正積極探索依靠市場力量、發揮政府作用,讓“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懷一群人”的故事更加精彩。
貴陽市餐飲行業協會咖啡分會時任提名會長盧源介紹,該協會不僅可以放大冠軍和行業集群效應,還能幫助更多小而美的咖啡團隊和品牌獲得更多曝光與支持,“我們還將致力于通過建立可以保障從業者和企業權益以及保證產品品質的各種標準,帶領貴陽咖啡行業開始新征程?!?/p>
除了行業內部的整合升級,貴陽市也積極發揮政府作用,引導行業發展、豐富消費場景。
“我們將從產業規劃、市場培育、消費促進等維度細化工作舉措,科學制定政策內容,為咖啡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貴陽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貴州日報》,在企業培育方面,將鼓勵和支持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向沿海發達地區輻射,擴大影響力,以帶動貴陽咖啡行業規?;?、連鎖化發展,同時支持龍頭品牌企業;在消費場景方面,將促進咖啡行業與文旅發展融合,通過文旅專線、文旅活動,不斷擴大貴陽咖啡的品牌影響力。
7月21日,貴陽青云市集里人流如潮,貴陽充滿煙火氣的街區和小巷,遍布著咖啡館。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當游客們拖著行李箱穿行于貴陽街巷,只求喝一杯冠軍咖啡時,也意味著,這座城市的吸引力又多了一重定義。
而這對貴陽還不夠,這座城市正在推動打造一批‘咖啡+’業態,放大咖啡館作為社交、休閑、辦公、文化等的復合空間作用。
貴陽市商務局上述有關負責人說,貴陽將積極推動發展“咖啡+書店”“咖啡+花藝”“咖啡+萌寵”等業態,并努力探索開發“咖啡+文物建筑”“咖啡+非遺手作”“咖啡+山地露營”“咖啡+藝術展”“咖啡+城市記憶”等體驗項目。這將讓跨界融合的咖啡店在不斷涌現出新的生命力。
“我們欣喜地看到,政府已經看到了(咖啡)這個行業的前景,并積極開始推動。”盧源說,貴陽咖啡人期待看到貴陽咖啡不僅是“網紅”,更能“長紅”。
7月21日下午,在“喬治隊長”咖啡店內,來自加拿大的游客wilson是第四次陪愛人回到貴陽探親,他一邊品嘗著一杯帶有貴陽味道的咖啡,一邊感嘆:“貴陽真的不一樣了” 。
海報設計:王斌 鄭達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