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被毀,一片廢墟上,流離失所的兒童嚎啕大哭。二戰期間,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圖片中的地方名為斯大林格勒。
二戰期間,斯大林格勒戰役是雙方投入兵力最多,傷亡最慘重的戰役。在往復爭奪激戰中,這里也上演了許多殘酷甚至難以想象的一幕。
當時,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軸心國部隊共有50多個師,直接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有13個師,17萬人。蘇聯紅軍雖有120個師但人員缺額嚴重,實際防守兵力共有9萬余人。
正式攻城之前,德軍容克-88轟炸機用燃燒彈將市區炸成廢墟,蘇軍的補給線受到了很大影響。圖為空中肆虐的德軍飛機。
一旦斯大林格勒淪陷,德軍就可以進攻高加索石油區,支援意大利軍和奪取蘇聯的命脈地域:糧食、工業生產基地。為了整個戰局,蘇軍拼上了一切。
激戰中,城中80%的居住區被摧毀。德軍雖然推進到了市區,可在蘇軍的拼命防守下,又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城中每一處地方,雙方都進行了反復爭奪。第一火車站的爭奪戰達13次之多,持續了一周。德軍剛攻下一處地方,插上旗幟,跟著蘇軍就奪了回來。
期間,德軍的推進不是用公里,而是用米來衡量。在一個大糧食倉庫里,兩軍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夠聽到對方的呼吸聲。
與此同時,蘇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剛剛趕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也只有約三天的平均存活時間。
圖為冬季偽裝在樓頂的紅軍士兵,雖然戰友前仆后繼,但是他們毫不畏懼,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把敵人趕出去。
流血犧牲的同時,蘇軍也創造了許多奇跡。一座大樓,蘇軍6名士兵堅守了58天。利用城中廢墟,蘇聯狙擊手也給德軍造成了極大傷亡。《兵臨城下》就是以此改編而來的。
后來蘇軍調動了全國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斯大林格勒,德軍又派出了大量援軍。雙方部隊的指揮官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德軍的指揮官保盧斯得了眼部肌肉痙攣的疾病,而崔可夫也在不見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也忍受著濕疹的病痛,以至于不得不將自己雙手完全包扎起來。最終在1943年2月2日,戰役以蘇軍獲勝而告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