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總給我一種“裝X”的感覺。
也許是因為他們的編劇和導演從好萊塢學來了不少東西,然后著急忙慌的用在自己的電影里,因此,看韓國電影時,我總覺得他們是在“炫技”。
但是換一個角度看,韓國電影人的野心卻不小,大量模仿抄襲,經(jīng)過沉淀,最終確實產(chǎn)出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優(yōu)秀作品,這其中又以犯罪動作片最有代表性。
今天的這份片單中的五部韓國電影,都有著不錯的劇情和動作場面設(shè)計,屬于“生猛有勁”的好片子。
《朋友》(2001)
提到這部電影,我腦海中就會出現(xiàn)張東健那倔強的大眼睛,他瞪著我,仿佛在對我說:你服不服?
《朋友》是一部具有年代感的電影,也是一部獻給男生的電影,它從四個男孩的無邪童年開始,以一種生猛的形式,來展現(xiàn)男孩子們的青春與成長。
前半部,你完全可以把它當韓國版的《熱血搞笑》來看,幾十上百人在電影院里的群架,旱冰場里因女孩子而升起的事端,學校對不良少年的態(tài)度,幾個男生之間的情誼,這些只有在八九十年代那個特殊的時期才會出現(xiàn)的情節(jié),看的人五味雜陳。
而影片的后半部分就更加現(xiàn)實與慘烈,成人后的四人有著不同的人生,張東健和劉五性兩人,因為原生家庭,一個成了底層小混混,一個成了幫派大哥,而兄弟最終反目,釀成了一場必然的悲劇。
像《朋友》這種電影以后幾乎不可能有,倒不是說技術(shù)層面或動作場面上無法實現(xiàn),而是它的主創(chuàng)團隊沒辦法復制,它的編劇、導演、演員都屬于70、80年代,所以他們可以講好、演好這個特殊時代背景的故事。個人認為這是一部“絕筆”型韓國片。
《同伙》(2006)
本片屬于韓國動作片中的“遺珠”,豆瓣評分雖然只有6.2分,但它很好看,尤其是動作場面的設(shè)計上,給人一種特別“重”的沖擊力,這個“重”和馬東錫那種大巴掌乎臉不同,是那種每一拳,每一腳都帶著砸肉感的“重”。
其實就劇情來說,我是有些感同身受的,電影里的大反派,之所以成為了窮兇極惡的人物,其實存在著不少誤解。
我大學畢業(yè)后,一次回家鄉(xiāng)和初中同學聚會,吃飯的時候,大家一起干杯,一位初中同學無論如何都不跟我碰杯,在尷尬的氛圍下,最后他說出了原因:他覺得上初中時,我瞧不起他。
而本身我壓根并不這么覺得,這位同學來自鄉(xiāng)下,也許當時的他特別在意這點吧,我們城里孩子的一言一行,對他來說,不知怎么的就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刺激,最終,把一種誤解帶到了成年以后。
《暴力城市》的故事幾乎就是對我剛才說的這個小故事的影視化升級后的翻版,只不過它更慘烈和黑暗。
韓國電影有比較多類似的敘事,童年好友反目相殘,上邊提到的《朋友》就屬于這一類型。而本片在眾多相似作品里,動作戲極其出彩,有種看港片的感覺,同時它又帶著韓國電影特有的“亂拳美學”,部分場面很寫實,有主角光環(huán),但仍然打得很狼狽,這點我很欣賞。
《老手》(2015)
臉譜化,是韓國電影的一大特色。
愛耍帥的警察,幾乎代表“絕對邪惡”的財閥,小丑式的社會邊緣人,弱女或者惡女……
這種套路的韓式類型片多到數(shù)不清,《老手》就是這其中之一,它如果早出五年十年的,那也許會成為韓國警匪類型片的里程碑也說不定,不過放在今天看也很不錯,因為它是韓式類型片臉譜化的極致,好人和壞人,都非常純粹。
但說實話,如果你是一個看過不少韓國片的人,你仍然會有心理落差,尤其是在看完之后,悲哀的發(fā)現(xiàn)自己早就不吃他們那套的時候。
當然,我主要說的是故事,從影片的敘事、節(jié)奏以及肉身搏斗場面來看,《老手》都做到了及格線以上很高的水準。
起承轉(zhuǎn)合順暢又嚴謹,反派財閥富三代癲狂至極,好像得了狂躁癥一樣,看得人起一身雞皮疙瘩。片中打戲比較多,典型的“韓式痛感”打法,各種“西巴”滿天飛。
只有一點我不是很喜歡韓國導演的操作,那就是總讓警察放空招是咋想的呢?老是踢不到,打不著,撲空,看得人心理不太舒服。
《優(yōu)雅的世界》(2007)
每次看到宋康昊的臉,我腦袋里總是會蹦出“活著不容易”這幾個字,這是種不太容易用語言描述清楚的直覺。
宋康昊主演的《優(yōu)雅的世界》,是一部有觀影快感的片子,讓人有一口氣看到底的欲望,它的題材已經(jīng)非常清楚的定義了這部電影:犯罪動作片。
但同時,它又顯得與類似題材的電影有些格格不入,因為片中的主角雖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但他卻在積極的生活,雖然活得很艱苦和狼狽,卻始終用最粗魯?shù)姆绞剑M@得進入“優(yōu)雅世界”的許可證,哪怕自己無法翻身,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白天與仇家刀劍相向,晚上給女兒輔導功課的普通父親形象,哪怕是他打算鋌而走險來“干票大的”,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田園夢。
《優(yōu)雅的世界》中的動作場面非但不優(yōu)雅,反而很粗魯,更談不上華麗,男主角打起架來就像一只搏命的野獸。
《卑劣的街頭》(2006)
非常生猛有勁的一部動作片,看得我渾身傳來痛感,當然,片中主角的快速崛起和隕落,也讓人十分心痛。
韓國的黑幫電影普遍比較寫實,我指的是在人性層面,和港片里的黑幫角色不同,韓國電影里的黑幫很少去強調(diào)“兄弟情”,相反,更多作品中傳遞出的主旨是:沒有永遠的兄弟,只有利益和利用。
于是,就像《卑劣的街頭》電影里那樣,所有人群都被迫困在了一個出不去的死循環(huán)里,暴力和背叛不斷上演,循環(huán)往復,而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大家都找不到出口。
這部電影的生猛還體現(xiàn)在,它沒有虛偽的去表現(xiàn)什么“黑幫浪漫主義”,它的價值觀很明確,那就是壞人做了壞事,就是要受到懲罰,你當前做出的舉動,決定了你最終的結(jié)局,通過暴力獲得的金錢和權(quán)力,最終都將被反噬。
本片主演趙寅成不但演得很帥,而且能看出來他自身應該是有一些功底的,許多腿招打得都很棒,沒什么設(shè)計感的招式更顯得貼近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