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是弄丟了手機》金泰俊導演新作,姜河那、廉惠蘭、徐現宇主演的Netflix電影《墻外之音》(韓文片名《84平方米》),講述好不容易擁有屬于自己公寓的當代“房奴”盧宇成,被卷入層間噪音問題而逐漸走向失控的驚悚故事。
*劇透預警:下文有劇透,介意勿食
和導演的上一部作品一樣,電影題材本身是基于現實、有吸引力的議題層間噪音問題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本身就是很能引起共鳴的題材,也非常適合用作懸疑犯罪故事。
電影前半部分懸疑氛圍感渲染得十分到位,無辜的宇成被樓下鄰居指認是噪音來源,但他逐層溯源到頂樓都無人承認。
另一個房奴話題也充滿了現實感。在經濟上行期宇成貸款買了一間屬于自己的84平方米的公寓,隨后房價一路下跌,他為了節省電費不開燈、不開空調,下班還風雨無阻地送外賣,才能勉強按時還房貸。
生活拮據的宇成動起了賣房炒幣的念頭,根據同事得來的情報,一款虛擬貨幣將在韓國光復節815那天的8:15分上漲到峰值,屆時拋售就能賺到815%的利潤,不僅能把房子保住,也不必再受房貸的奴役。
這疑似“韭菜臨終幻想”的大好機會,最終在噪音問題的搗亂下流失,宇成在警察局賣幣的情節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爭分奪秒的場面緊張感十足,這段將人性的貪婪刻畫得淋漓盡致!最終宇成賣房的錢賠了,絕望的宇成決定自殺。
前景本該光明的年輕一代無論怎么努力掙扎都只能當韭菜,強烈的現實壓迫感正是韓影擅長的部分。
但隨著層間噪音的秘密被揭開,故事卻越來越“”,冤大頭宇成禍不單行,原來他是被樓上樓下聯手誣陷成了噪音來源,光復節那天也是被設局、故意不讓他拋售貨幣的。
15層的記者是故意制造噪音的幕后推手,他拉攏13層租戶一起上下夾擊、逼宇成發瘋,借機報道成因層間噪音戾氣爆發的青年犯罪案件,目的是揭發頂樓代表的罪行——這棟公寓隔音差的根源是官商勾結的豆腐渣工程。
15層的動機不是出自個人恩怨,似乎是為某種社會正義的實現(?)揭發真相,但他把無辜的人牽扯進來、惡意制造沖突當做制造輿論的素材,手段過于極端和扭曲。
一個走火入魔的記者,這個人物的說服力有些牽強,尤其是最后“殺瘋了”,又是開槍又是爆炸強行推進故事高潮,和前面鋪墊的現實基調有些違和。
徘徊在15層和頂樓之間的宇成無法站隊,主要是檢察官出身的頂樓代表錢銀花前面安撫宇成、假裝公正,是個比較有迷惑性的反派人物,實際她與老公背后以低價買入宇成的公寓,他們看準臨近社區的城際鐵路快要通車了、公寓房價后續會大漲。
冤大頭宇成兩頭被騙,卻在一通大亂斗中幸存了下來。最后15層拼了命想要找的賬本終于找到了,但對宇成來說賬本就是個既荒唐又可恨的無用之物吧,就是因為15層記者要找這個,才把無辜的他牽連進來,我覺得是最后也不想讓15層如愿(?)的心態燒了賬本,也把自己的賣房合同一并燒掉,這樣一來,至少房子搶回來了。
最后的結局,宇成還是回到了他的房子里,夜晚窗景光影中宛如身在監獄,墻外的噪音又響起來了。而他仍然除了那一紙房本之外什么都沒有,一切回到原點。
宇成是當代社會中最普通不過的“牛馬們”和“韭菜們”的縮影,經濟下行的房貸壓力、虛擬貨幣的誘惑如同夢幻泡泡一戳即破,花了大錢實則住在豆腐渣房子里忍受噪音。
還有,這部電影很憋屈的一點是,主人公毫無反抗能力,從頭到尾都是被別人制造的狀況拽著走。但說不定這點才是這部披著類型片外衣下、真正驚悚的現實景象
最后一幕鏡頭拉遠,宇成荒唐地大笑起來,還不完的房貸、無窮無盡的噪音,如同監牢一樣的房子將永遠地將他禁錮在這84平方米之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