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易汽車7月23日報道
2025業已過半,汽車銷量的中場戰事結果已出,但今年的理想,似乎不夠理想。
理想,跌落新勢力銷量頭把交椅,上半年的“銷冠”寶座,被擁有“半價理想”之稱的零跑逆襲拿下,盡管理想以20.39萬銷量暫居第二,但距離下調后64萬的年銷目標,依然還差很遠。
這次“銷冠”位置的失去,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在新能源車市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當增程路線的先發優勢紅利不再,曾經牢固的“家庭用車”護城河也被擊穿,理想,如何找到下一個新增長點,這將成為能否領跑下一個十年的關鍵。
理想兩面下注,一方面再戰純電,加速布局純電產品矩陣;另一方面,則是加碼AI智能化領域,豪擲111億元研發費用,押注“VLA模型”,用智駕技術筑起新的“護城河”。
搭載了理想最先進智駕系統的理想i8,是理想“純電+AI”戰略布局的一次關鍵“落子”,也是最直接的成果檢驗,是理想不能輸的一戰。
理想i8的發布,是理想向純電領域發起的再進攻,也是理想的“背水一戰”。
一直以來,主打增程路線的理想,看似繁花著錦,其實早已暗藏危機。
理想財報顯示,2024年,理想營收達1445億元,同比增加16.6%,但凈利潤卻在下滑,2024年凈利80億元,較2023年118億元減少31.9%,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22.2%下降至2024年的20.5%。
2025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總營收為259億元,同比增長1.1%,環比下滑41.4%;凈利潤為6.466億元,同比增長9.4%,環比下滑81.7%;同期,理想汽車交付總量為92864輛,雖然創下歷史新高,但單車均價卻從2024年一季度的31.84萬元下滑至27.89萬元,降了近4萬元。
很明顯,理想的“以價換量”,也未能將其拖出“增速不增利”的漩渦,賣的多了,但是掙得少了,究其原因,理想一直在一條腿走路。
理想一直以來的成功,得益于“增程+冰箱彩電大沙發”路線,以及對“家庭出行”場景的精準定位,但這個賽道已然變的擁擠。
一方面,小鵬、小米、極氪、智己、深藍、阿維塔等品牌,開始加碼增程產品計劃,另一方面,隨著問界、零跑等競爭對手的強勢崛起,家庭用車藍海已變成多家角斗的紅海,比如:“理想平替”之稱的零跑及華為智能加持的AITO問界品牌的圍追堵截。
15萬區間售價的零跑C11(參數丨圖片)增程版有著與理想L7相近的配置,問界M7與M9更是與理想汽車的L7與L9貼身肉搏,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長驅直入理想的舒適區。
群狼環伺,當下銷量增長乏力的理想汽車,亟需在純電市場打造新的增長曲線,補齊短板,兩條腿大步跑,理想首款純電車型——理想MEGA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一年前,理想MEGA的發布,吹響了進攻純電汽車市場的沖鋒號,但因為設計爭議、輿論影響、55.98萬元的過高定價及市場接受度不足等原因,理想MEGA銷量遇冷,在2024年僅完成交付1.3萬輛。
理想首戰純電即遭遇“滑鐵盧”,這沉重一擊,打亂了理想進軍純電的節奏,讓理想在純電領域復制增程領域戰績的計劃落空,李想痛定思痛,最終決定全面延期理想純電戰略落地,靜心打磨產品。
而理想i8就是理想純電蓄力一年后的第二款產品,是理想在純電市場的再次亮劍,這對理想至關重要,因為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不會給一個品牌再次試錯的機會,作為理想汽車證明自己在純電賽道實力的扛鼎之作,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奮力一博。
理想i8不容有失,這也讓李想格外的重視。
近日,李想在社交網絡上,就理想i8與用戶深入探討,從i8產品的定義,到發布會的選址、形式,從內飾設計的理念到充電網絡“基建狂魔”的背后的故事等,事無巨細。
這既是與用戶推心置腹的坦誠溝通,同時也是在進行輿論鋪墊與引導,這無疑也是吸取了理想MEGA在上市傳播過程中,輿論慘案的“踩坑”教訓。
那么,理想i8究竟想做一款什么車,又憑何有信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從李想分享的產品理念中,或許可見一斑。
李想稱i8代表了理想“在純電SUV領域對‘三排六座’大空間的最新思考”,是繼特斯拉Model X“首次定義純電SUV”之后的“再次定義純電SUV”。
可以看出,理想i8的野心很大,切入點也很精準。
首先,純電大六座的定位,純電六座家用市場,已成為車企競爭的新戰場,樂道L90、問界M8攻城略地,特斯拉Model Y也官宣加入戰局。
家庭用戶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對第三排空間舒適的追求,成為這輪競爭的關鍵點。這條路,也是自理想ONE起,就被理想反復驗證過的成功路徑。
其次,是基于“三排六座”用戶需求出發,再次定義純電SUV。
理想i8沿用理想純電家族高鐵設計風格,這讓理想i8看上去既像SUV又像MPV,這是其造型設計爭議之處,但這種設計,恰恰也是為理想i8打造「對的空間」的基礎。
理想以做MPV的思路做SUV,i8采用短前懸、壓低車頭的設計,極大改善了三排乘客的頭部空間、膝部空間、窗戶視野,帶來極致舒適的同時,又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阻,增加續航里程。
正如李想所說,理想i8是要在「對的空間」和「重要的人」一起,體驗「幸福」。至此,當造型爭議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為用戶提供更大空間的「用戶價值」,理想i8完成了對純電SUV的再定義,也引導用戶將對造型的爭議聚焦轉為對空間能力的關注。
此外,純電車型最為重要的續航與補能,續航方面,包括800V高壓平臺、5C超充技術及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規模化應用,最高720km續航,配合12分鐘補能500公里的超充技術,解決續航痛點。
而且,這款車還自帶覆蓋城市與高速,累計2862座的超充站的豪橫「嫁妝」,可最大程度的解決補能問題。
去年MEGA“失利”,理想內部也曾反思,認為當前純電用戶的焦慮不止單純的續航,還有補能,完善補能網絡是左右用戶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于是,近一年來,理想狂補補能短板,變身超充“基建狂魔”。
今年4月上海車展,MEGA上新Home版本,6月,理想MEGA拿下50萬元以上MPV銷量第一,造型、三電不變,除了舒適性等產品力的提升之外,完善的補能網絡,也為銷量的提升增磚添瓦,理想補能布局的優勢初現。
此外,理想押注AI智能,早在去年就發布了端到端+VLM智駕方案,在智駕方面邁入第一梯隊水準,據悉,理想i8將配備激光雷達及700TOPS算力的英偉達Drive AGX Thor-U智駕芯片,支持城市NOA。
可以說,i8在產品力上下足了功夫,既承襲了過往理想“家庭場景”與“大空間”的賣點,又配備全新電動化平臺技術,在續航、快充、智能上全面升級,共同其撐起高端智能純電路線。理想在“舒適體驗”之外,要用硬核技術講好一個新故事。
目前,理想i8已正式開啟預訂,預售價35萬-40萬元,一方面理想要hold住5C電池、激光雷達等高成本配置,一方面,又要注意避免與理想L系手足相殘,但與競品相比,這個價格并不足夠“香”。
比如,樂道L90起售僅27.99萬,BaaS電池租用方案后降至19.39萬元起,此外蔚來ES8、小鵬X9及即將上市的特斯拉 Model YL、問界M8純電版,還有純電之外的騰勢N9、長城高山等等,也都將是其強勁的對手,要一舉成功,理想i8,作為“理想全面純電轉型”關鍵產品,在定價上還需要再多加琢磨。
六年前,理想one硬生生開辟出一個全新的增程市場,增程大六座車型成為最熱門銷量最好的車型之一,理想也借助先發優勢成為這個領域的領頭羊,如今,站在從“增程舒適區”向“純電深水區”跨越的十字路口,理想i8的登場,背負著扭轉純電戰局、重塑品牌增長曲線的重擔,這場 “背水一戰” 的最終答案,最終還要交給市場與用戶,但可以肯定的是,理想i8的每一步,不僅改寫著理想的未來,也牽動著高端新能源市場的格局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