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用5分28秒揭秘中國海軍170號蘭州艦的"逆生長"奇跡——這艘服役20年的"中華神盾"通過中修升級重獲新生,而同期美國造船辦卻因3個月零建樹黯然解散。當中國用"黑科技"延續戰艦壽命時,為何美國連新艦都造不出來?
中國速度令世界震驚,在軍事發展上也同樣如此。近日,央視專門報道了全面升級后的“中華神盾一號艦”蘭州艦,沒想到,這艘已經服役20年的軍艦,竟再一次讓美國破防。
蘭州艦是052C型驅逐艦,這也是它完成中修升級后的首次公開亮相,在今年年初,蘭州艦以全訓考核宣告戰斗力全面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軍艦全訓考核通常只出現在三個關鍵節點:服役初期、重大任務前或定期檢驗期。
蘭州艦此次考核的特殊性在于,它標志著中國海軍具備讓20年老艦重煥生機的能力,相比美國伯克級早期艦動輒30年服役期卻升級緩慢,中國的"微調式升級"策略能夠讓軍艦的壽命大幅度延長。
蘭州艦的升級路徑完美詮釋了中美海軍的發展哲學差異,這艘"中華神盾一號艦"沒有照搬美軍全艦換裝的燒錢模式,而是聚焦協同交戰系統(CEC)和垂發兼容性改造兩大關鍵。
其升級后的海紅旗-9B導彈配合新型數據鏈,能依托永暑礁雷達站等前沿節點實現260公里超視距打擊,這種"神經中樞"的進化,比單純堆砌新艦更具戰略價值。模塊化升級讓052C壽命延長10年,相當于用20%的改造成本獲得80%的新艦戰力。
五角大樓還在為"要數量還是要質量"爭論不休,中國海軍已悄然掌握更可怕的能力,讓每一艘軍艦在生命周期內完成三次技術迭代。
升級后的蘭州艦讓美國再一次破防,原因在于中國不僅在加快速度制造新艦,還同步延長舊軍艦的壽命,這讓造船業日益衰退的美國情何以堪。
美國造船業的衰落早已不是新鮮話題,這個曾經稱霸全球的工業巨擘如今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大船造得磕磕絆絆,小船造得步履維艱。
伯克3型驅逐艦已經造了5年多,但卻卡在了技術缺陷這一步,被視作救命稻草的星座級護衛艦也爆出嚴重問題,開工兩年僅完成10%進度。
反觀中國軍艦,一直在突破各種限制,即便是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制造第一艘055大驅也只用了1870天。在加上這些年的不斷升級,中國軍艦才有了如今不斷“下餃子”的震撼局面。
特朗普上臺后,為了改變美國軍艦制造速度太慢的現況,成立了造船辦,但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機構三個月便黯然退場,而這個存在僅90天的機構,連一艘在建軍艦的進度都沒能推動。
不是因為它不夠努力,而是整個利益鏈條上的既得利益者根本不愿改變現狀。從軍工復合體到工會組織,維持現狀對各方都比革除積弊更"劃算"。
美國的困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種腐敗,最終導致人才流失,設計能力退化,而美國當前困境根源可追溯至產業鏈的全面萎縮,曾經支撐美國造船業的配套網絡如今支離破碎。
美國官員不得不承認,如今中國造船速度是美國的5倍。 面對中國船廠同時開建20艘052D驅逐艦的效率,美國只能望洋興嘆了。
截止今年月,中國海軍又新增了3艘052D驅逐艦,年底還有可能要再添5艘052D驅逐艦和一艘055大驅,反觀美國海軍,已經連續兩年主力艦"零入列"的尷尬。
在南海,升級艦艇的戰術價值正以驚人速度變現。南部戰區38%的主力艦已完成類似蘭州艦的現代化改造,與島礁雷達站構成的協同作戰網絡,使該區域神盾艦實戰化率飆升至92%。
美印太司令部認為,中國軍艦在南海的戰術響應時間縮短至2016年的三分之一。
反觀美國海軍,74艘伯克級驅逐艦中仍有16艘使用上世紀90年代的作戰系統,最新伯克III型首艦的交付已推遲到2026年。
中國用蘭州艦證明,老裝備也能打出新戰法。而美國造船業的困境,本質是軍工復合體與市場經濟激烈碰撞的惡果。
或許用不了多久,美國海軍引以為傲的"艦艇總噸位"優勢,就將被中國"艦艇技術代差"戰略徹底顛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