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歐之間,始終保持著對抗中合作的關系,可這次歐盟訪華之前,竟然先給中國來了個下馬威。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道,歐盟主席近日將對中國展開訪問,在訪問開始前,歐盟方面竟然率先對多家中國的新能源企業進行了制裁。
雙方此次會晤的重點,大概率會聚焦于新能源合作以及中歐關系一事。
對于歐盟的“無理取鬧”,商務部的反應也很迅速,不僅言簡意賅的挑明了歐盟制裁中國的真實目的,同時還為歐盟指明了一條正確的道路,至于歐盟方面是否會采納中國的意見,還要看雙方此次會晤結果如何。
如今的中國,可不是以前那個軟柿子,誰想碰瓷就能碰瓷的,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美國都已經落入了下方,如今歐盟又想來找茬,我國自然也不可能就此事退步。
歐盟會議(資料圖)
近段時間,特朗普再次舉起了關稅大棒,可這次他的棒子卻沒有打向中國,而是將矛頭對準了東南亞國家,很顯然,特朗普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關稅問題打壓東盟國家,從而達到破壞中國產業布局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加稅”名單之中,美國竟然還將日韓這兩大盟友列入其中,而特朗普這么做無非是在敲打自己的盟友,不要和中國走的太近。
在美國的威脅之下,歐盟自然也采取了相應的舉動。近日,歐盟再度以“產能過剩”為由,對多家中國新能源企業進行了制裁。
看起來,歐盟此舉是突然襲擊,但實際上,歐盟近段時間可沒少用同樣的方式打壓中國企業,早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歐盟就已經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甚至歐盟還表示,中國的新能源企業正在間接為俄羅斯的戰爭補充新鮮血液。
有意思的是,歐盟一方面制裁俄羅斯和中國,一方面又不斷尋求與中俄之間的合作。在石油問題上,歐盟不斷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但卻在背地里不斷與俄羅斯之間進行石油貿易。
而在中歐的關系問題上,歐盟在年初的時候還信誓旦旦的稱要與中國展開深度合作,但在中美關稅戰陷入焦灼狀態之后,歐盟又轉頭倒向美國的懷抱,以“俄烏沖突”等問題為由,對多家中企進行制裁,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暴露了歐盟“墻頭草”的本質。
馮德萊恩召開會議(資料圖)
面對歐盟的突然行動,中方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商務部表示,對于歐盟這種無理由的制裁手段,中方不可能坐視不管,也會在第一時間對歐盟進行反擊,與此同時,外交部也對外公布了歐盟訪華的消息。
很顯然,歐盟此次公然對中國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制裁,無異于是想給施壓,從而在中歐雙方的會晤中為歐盟爭取更多的利益,但事實上,中國不可能會害怕歐盟的這種施壓。
要知道,如今中歐之間的貿易關系,始終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即便在關稅問題的影響下,雙方的經濟合作仍然能保持頑強增長的態勢,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歐合作所帶來的利益要遠高于對抗。
馮德萊恩(資料圖)
不僅如此,中國早就向歐盟表明了態度,必須立即停止對中國的單邊制裁手段,避免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只有這樣才能讓中歐之間的合作越走越遠。
事實上,不僅僅是歐盟,在全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合作永遠大于對抗,就比如中國與東歐之間的合作,歐盟也是一樣,雙方在合作時,貿易額可以穩步增長,可如果歐盟持續用這種傲慢的單邊制裁手段來打壓中國,那我國也不可能手軟,如果中歐之間的合作受阻,那么最終受益的一定會是美國。
到了那個時候,歐盟就只能像越南一樣,一邊接受美國打壓,一邊笑臉相迎。在此次制裁做出之前,法國就已經率先對歐盟做出了警告,所以說,希望歐盟能在這場會晤中準備了足夠的誠意,以此來緩和中國的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