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消息,七月的加沙烈日灼人,但比陽光更刺眼的是坦克炮口。
就在7月20日,代爾拜萊赫的聯合國糧食車隊旁,數千名饑餓的巴勒斯坦民眾等來了致命槍聲——以軍承認"為解除威脅"采取行動,造成至少85人倒在面粉袋旁。
當救護車還在運載殘缺的軀體時,一場外交地震的震波已席卷全球。
以軍20日稱,以方起初向加沙地帶北部聚集的數千名巴勒斯坦人鳴槍警告,隨后為解除人群對以軍“構成的威脅”而展開行動。以方承認行動造成人員傷亡。
次日(7月21日),英法領銜的25國聯盟發出雷霆之聲。
這份由英、法、日、澳等傳統盟友共同簽署的聯合聲明,首次以罕見力度痛斥以色列:"人道苦難已達空前程度,援助發放模式剝奪加沙居民人格尊嚴!"聲明中"立即無條件永久停火"的措辭如利劍出鞘,直指沖突核心
。國際社會多年來的謹慎平衡被徹底打破,西方陣營內部裂痕公開化。
加沙(資料圖)
以色列的回應比沙漠熱風更灼人。其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強硬指責25國"脫離現實",并將責任完全歸咎于哈馬斯。
這種將國際社會呼吁斥為"廢紙"的姿態,引發多國輿論嘩然。尤其當加沙死亡人數已突破59029人、傷者逾142135人(截至7月21日數據)之際,以方的強硬更顯刺目。
耐人尋味的是華盛頓的緘默。當歐洲傳統盟友集體轉向,拜登政府卻未同步發聲。
特朗普政府近期被爆對以色列戰略"破壞性過強"日益不滿,但此刻的沉默卻像一道厚重的幕布。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接連投下的棄權票已顯露端倪,此刻的"失聲"恰是戰略搖擺的延續。
加沙(資料圖)
人道災難正在演變為一場現代恥辱。
法新社記者因饑餓離世、救援車隊頻遭襲擊的畫面撕碎了文明世界的體面。25國聲明中特別指出:"已有800多巴勒斯坦人在尋求援助過程中被殺害",這一數據控訴著援助通道的徹底潰敗。
面粉袋浸透鮮血的慘劇,成為當代人道主義最黑暗的注腳。
談判桌上的僵局同樣令人窒息。
哈馬斯7月21日晚聲明稱"首要目標是制止饑荒",但以色列卻在談判中強加"無法接受的條件"。雙方在停火期限、人質交換比例等問題上寸步不讓。
盡管以方官員聲稱對多哈談判"謹慎樂觀",但分析家認為這種表態更像拖延戰術——內塔尼亞胡正深陷腐敗案泥潭,其支持率持續走低迫使他依賴極右翼政黨續命。
加沙(資料圖)
國際社會的高調聲明遭遇鐵壁,恰恰印證了加沙困局的深層癥結。
當25國呼吁淪為外交儀式,當華盛頓沉默縱容,當坦克依然在廢墟間巡弋,和平似乎成為最遙不可及的奢侈品。
巴勒斯坦母親在殘垣斷壁間尋找食物的身影,與特拉維夫政客計算政治生命的冷漠,構成這個時代最殘酷的對比。
歷史終將記住2025年7月這場外交風暴——不是因其改變了戰場態勢,而是因為它撕下了太多偽裝的面具。當鮮血浸透的沙礫在烈日下結晶,人類文明的底線也正在接受最嚴酷的炙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