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Pro
留給李嘉誠的時間不多了,就兩天,7月27日,看他會給出什么答案。
咋回事呢?
他不是打算把43座港口全賣給美國財團嗎?3月達成了一個初步協議,給了145天獨家談判時間,7月27日就要決定最后的結果了,他到底賣不賣?到底賣給誰?
現在中遠已經表態要購買股份,要參與運營,所以現在對李嘉誠、對貝萊德都是一個重大考驗。
這次的港口爭奪戰蔚為壯觀,大國博弈,大資本pk,絕對能載入史冊。
咱們來回顧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巴拿馬運河是大西洋、太平洋的連接樞紐,黃金水道。以前運河都是美國人控制的,后來巴拿馬費了很大的勁才從美國手里拿回了運營權。
然后他們把很多港口都拍賣了。
李嘉誠是1997年花2200萬美元買了兩個港口25年的運營權,2021年又花了4.3億美元續租了25年,這倆港口是李家的兩個印鈔機。
但特朗普一上臺,就很強硬地說,要拿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他不光說,還策動巴拿馬政府搞事,說李嘉誠續約是“違法”的,說他隱匿了50多億美元,少給了13億美元的分成,威脅說要撤銷運營權。
李嘉誠是什么人啊,立刻就考慮把手里的43個港口全都賣了,但他的操作實在是太有爭議了。
早在2015年,就有中資財團報價了很高的價格,要收購他手里的港口,被李嘉誠拒絕了。按說你現在要賣,該多找幾個買家吧?該跟中資說一聲吧?價高者得才是正理。
結果李嘉誠沒搭理中資,直接跟貝萊德為首的美國財團48小時閃電簽約,他這個做法在國內就惹了眾怒,紛紛罵他“漠視國家利益”。
因為巴拿馬運河上的港口不是一般的資產,具有戰略地位。咱們從南美買東西,都得從這過,占了航運量的21%,而且美國說了,如果他們控制運河,就要拿走航運數據,中國貨輪每次停靠要多交1000多萬的停靠費,必要時,還不讓中國貨輪通行。
真被美國卡脖子,那就太難受了。
于是,港口爭奪戰就開始了。
咱們很快就啟動調查,援引《反壟斷法》,要求這筆交易必須接受中國監管,也就是說咱們不點頭,這個交易就做不了。
然后貝萊德和李家是怎么應對的呢?他們要把這43個港口拆開賣,巴拿馬的兩個港口單獨出售,想用這個辦法避開《反壟斷法》,讓咱們失去介入的理由。
然后呢,他們還找了個小伙伴,把瑞士的MSC推到臺前作為主要收購方,由MSC拿下41個港口,但最敏感的巴拿馬兩大港則由MSC控股51%、貝萊德持股49%。
看起來比之前好點,但咱們這邊很快就破解了這招,貝萊德有MSC30%的股份,這還是換湯不換藥。
于是這些方案被我們直接否決了。
這邊在改方案,那邊美國也站出來撐腰,直接開著黑鷹戰機進入巴拿馬搞了軍事演習,還連續搞了兩次。
咱們這邊呢,根本就沒搭理這些手段,首先是根據法律來,明確要求必須受中國監管,然后高層連續發聲,批評李家“見利忘義”。
李家的股票也受到壓力,市值跌了780億港幣。
最后李家表態,要配合中國的審查。
但他最后到底會怎么操作?賣不賣?賣給誰?怎么賣?這些都得等7月27號的結果了。
中資明確要購買,根據之前的說法,最有可能的是中遠拿到30%-33%的股份,同時擁有一票否決權,這樣的話,美國的那些想法就沒法落地了。
所以連《華爾街日報》都評論說:"這是中國首次動用此類手段公開反制美國資本收購!"
這是一次明確的國家級戰略攤牌。
現在據說貝萊德對中資沒啥意見,但他怎么看都是個白手套,還得請示大老板。
但咱們的底線是很清楚的,中資得參加,得有否決權。
最后就看李嘉誠怎么賣了,但無論如何,他在這場交易里失分很多,被貼上了“漠視國家利益”的標簽,家族地位直線下滑,這比錢可重要多了。
現在,就等最后的結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