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弘真校區今年投用。 記者 王兆偉 攝
■編者按
近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提出以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目標。石家莊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堅持干字當頭,著力抓好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即日起,本報推出“厚植為民情懷,努力開創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系列報道,聚焦教育、醫療、居住、養老、文體等5個方面,展現石家莊在優化公共服務、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上的務實舉措與顯著成效,為城市發展凝聚更多共識和力量。
盛夏時節,石家莊新建、改擴建學校正在抓緊施工,一座座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新學校即將在秋季新學期投入使用。
7月23日,記者在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銘德校區看到,整個校園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下沉廣場處,工人們開始鋪設露天影院地面;圖書館外,外立面施工緊鑼密鼓進行;教學樓內,衛生清理和設備調試全面展開……從樓內到校園,每一處細節都在精心打磨中愈發完善。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續發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數的重要指標。
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擴充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堅決推進義務教育階段“陽光招生”,連續10年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創建列入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大力開展小學生課后服務、暑期免費托管,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等國家級實驗區相繼落地……石家莊市以實際行動回應群眾教育期盼,以“奮進之筆”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改擴建學校快馬加鞭
擴容增量夯實教育基礎
走進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銘德校區,雙軸引領的空間布局令人眼前一亮:南北向的“精神軸”連接起教學樓和禮儀廣場,東西向的“啟智軸”將露天劇場、水景庭院等活力空間串聯,行走在校園中,“嚴謹、啟智、崇實、求新”的二中教風撲面而來。
“銘德校區是落實市委、市政府‘二環內做減法,二環外做乘法’,促進石家莊市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布局建設的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公辦寄宿制高中,投用后,將為社會提供2400個學位。”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黨委書記宋偉說,銘德校區與本部實行一體化管理,管理團隊和骨干教師均由本部及集團成員校選派,老中青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將為學生提供優質、多元、個性化的高中教育。
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錦尚校區也是今年秋季新學期即將投入使用的新學校,作為柏林莊城中村改造項目的配建學校,錦尚校區投用后,將為區域內適齡學生提供學位數2100個。“學校在注重硬件打造的同時,更注重內涵的發展,我們從本部選派了一批管理能力出色的校級、中層干部到錦尚校區任職,同時選派了業務能力精湛的教師團隊到校任教,滿足學生和家長對高質量教育的期待。”學校負責人尹平平說。
不斷擴充優質教育資源,是關乎教育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大事。
“2021年以來,我市在二環外、六大片區,新建、配建學校87所,目前已投用51所,今年秋季新學期,還將投用28所。石家莊市教育設施空間布局與城市發展、人口變化的匹配度將顯著提升。”市教育局副局長鐘榮貴告訴記者,今年將投入使用的新建學校包括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銘德校區、石家莊市第43中學太平河東校區和西校區、石家莊市第40中學弘真校區、石家莊市東風西路小學云和校區、石家莊市第81中學光華校區等,這些優質學校的新校區,均不設獨立法人,與本部學校實行一體化管理,師資共用,資源共享。
“我們已經全面開啟‘保開學’倒計時攻堅模式。目前,二中銘德校區進入最后收尾階段。40中弘真校區教育綜合體室內裝修即將完成,已經開始設備安裝。43中太平河東校區已完成主體結構,室內外裝修和景觀綠化施工正在進行。”石家莊城發投集團副總經理劉守彬說,三個校區將保質保量在秋季新學期迎接新學生。
“作為家長,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能不能享受到真正的優質教育,看到學校完善的教學環境、齊全的配套設施和優秀的師資團隊,我們的心里非常踏實,真切感受到了政府‘優質教育資源落地’不是一句空話。”黃繼是二中銘德校區2025年高一新生黃一寧的父親,看了銘德校區的全貌后忍不住發出感慨。
筑牢教育公平基石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而入學公平是整個教育鏈條起點上的公平。
“為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教育入學一件事’和教育部義務教育‘陽光招生’行動要求,石家莊建設完善了招生服務平臺,打通了戶籍、房產、居住證等信息線上核驗,實現了義務教育招生錄取全流程‘一網通辦’,全過程可追溯監督。”市教育局副局長鐘榮貴說。
7月23日上午,石家莊市民辦小學、民辦初中電腦隨機派位工作在17個縣(市、區)同時進行,在公證機構、紀委監委、兩代表一委員、中小學教師代表、家長代表的共同見證下,派位過程全程錄像,確保了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
石家莊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除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以及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依規調劑的學生外,各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嚴格執行“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政策。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堅持“公民同步、屬地負責、計劃管理、隨機派位、穩定有序”的原則,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確定錄取結果。
為守好教育公平底線,石家莊市加強了招生工作的組織和管理,嚴格入學程序,嚴明工作紀律,堅決貫徹“公民同招”要求,執行義務教育“陽光招生”,推行招生平臺一站式辦理,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暗箱操作”“掐尖招生”,以及各類跟招生入學掛鉤、關聯收費等違法違規現象。
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推進區域內戶籍、居住證、房產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全面推行平臺一站式招生,推進“線下只進一門”,提升了線下辦理服務水平。
“線上一網通辦”讓家長們切實感受到了便利,減少了線下不必要的奔波和等待時間,孩子上學報名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報名流程簡化,招生效率提高,在源頭上保障了入學的公平性。
石家莊還持續深化學區管理制改革,以強校帶弱校推動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通過實施學區管理制,一批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結對幫扶,共享教學資源、管理經驗和師資力量,著力提升了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在學區管理制的推動下,薄弱學校得到了快速成長,不僅在教學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得到了顯著改善,更在教學質量、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提升,教育公平進一步推進。
教育服務細致入微
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操場上,足球、籃球等各類運動熱鬧進行;教室里,陶藝創作、童聲合唱等活動豐富多彩;午休教室,空調溫度正好,孩子們漸入夢鄉……今年暑假是石家莊市開展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的第四年,30所托管學校為暑期無人看管的小學生提供了上萬個托管學位。
2022年起,石家莊市在小學生課后托管服務基礎上,率先在全省開展了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自此,暑期免費托管成為石家莊市小學生家長暑期“孩子去哪兒”問題的托底答案。從有時間限制到提供午餐午休,從只有本地孩子才能參加,到外縣市探親孩子也能參加,四年來,小學生暑期免費托管服務不斷回應社會需求,解決了學生家長的后顧之憂。
順應民生需求、辦好民生實事,只有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才能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石家莊市持續擴充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推動“幼有所育”向“幼有優育”轉變,連續10年將創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列入民生實事,創建完成普惠性民辦幼兒園863所,提供普惠學位10.22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1.96%。今年,石家莊已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新建普惠性民辦園57所,提供普惠性學位1.05萬余個。
長安區盛世之星幼兒園戶外活動區域內,新修建的彩虹跑道上,孩子們快樂地進行著AI游戲化體能比賽。“幼兒園今年被評為市級普惠性民辦園后,利用政府發放的補貼,我們為孩子們購買了大量紅色繪本、室內區域玩教具,引進了AI游戲化體能活動等,新添置的教學設備豐富了園內的教學資源,為幼兒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成長環境。”幼兒園執行園長馬淑蕊高興地告訴記者。
走進石家莊市中小學校,素質教育成果正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生動畫面。
和平西路小學操場上,大課間常常是從一場特別的“乒乓操”開始,上千名學生手持球拍,整齊劃一地完成著推擋、扣殺等動作;八一小學,籃球成為學校的特色,班級間、學生團體間“周周有訓練、月月有比賽”;市特殊教育學校,視力障礙的孩子們齊聲合唱,清澈動人的歌聲中飽含著真摯的情感;柏林莊學校,鏨刻工作坊里銅錘叮當作響,音樂大廳內小提琴激情演奏,舞蹈教室中同學們翩翩起舞……
“雙減”政策實施后,素質教育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為真正實現減負提質的目標,石家莊市以課后服務為抓手,探索“五育融合”素質教育新路徑,通過創新課后服務模式、整合優質資源,拓展了素質教育新空間。
從藝術殿堂的精彩綻放,到競技賽場的激烈角逐;從勞動基地的俯身耕耘,到科技賽場的創新突破,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被扎扎實實寫在石家莊市教育發展的奮進征程中。
一所所優質新學校的拔地而起,一項項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石家莊努力踐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承諾,深入實施教育改革,全力推進教育公平,高質量發展步伐鏗鏘有力,教育新篇章熠熠生輝。(記者 宋子婷)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