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報志愿填哪兒了?不會還去學土木吧?”、“法學現在還有人敢上嗎?”。這一兩年高考志愿群里,這些討論簡直像彈幕一樣刷屏。家長們的焦慮、學生的彷徨,都在一堆天坑專業名單下顯得格外真實——不是大家不努力,是真的有的專業,已經到了“補錄都沒人敢報”的地步。今天學長就來和你嘮嘮,今年最慘的4個專業,為什么會變成“避雷雷區”,咱們到底該咋選,別一不小心踩坑了還懵懵的。
今年最慘的四大“避雷”專業,真不是危言聳聽
一、建筑土木類:往年神仙打架,今年補錄都冷冷清清
說真的,幾年前,土木還被稱為“猛男校”標配,男生一窩蜂往里鉆,幻想著畢業就進大廠拿高薪。結果現在房地產行業連續幾年降溫,2024年全國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了8.3%,相關崗位“縮水”都快變成脫發了。各大高校土木工程補錄人數直線上升,甚至出現了“補錄無人”現象。有的985院校,錄取分數線低到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考生說,去年班上有個同學高考分數比一本線高出40分,結果報了土木,畢業實習工資還不如外賣騎手多。你說卷不卷。
二、法學專業:考司法證難于上青天,畢業直接失業
法學專業曾經是文科生的“白月光”,多少家長一廂情愿地覺得孩子當律師很體面。可現實是司法考試通過率2024年全國僅為13.4%,沒證基本等于失業。即使考上了,小律所底薪普遍3000~5000元,一線城市還得拼命加班累成狗。調研顯示,2023年全國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不到68%,低到讓人懷疑人生。有個學姐講,班里30人,畢業能進法院的就倆,剩下全靠考公、考研、轉行硬撐。法學,真的不是誰都能玩得轉的。
三、學前教育專業:出生率下滑,幼師行業變成“寒冬”
別以為學前教育穩穩當當,國家缺幼師。現在出生率連年下跌,2023年全國新生兒僅902萬,直接創歷史新低。幼兒園倒閉、合并的新聞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國倒閉的幼兒園數量已超3200所。學前教育專業好多學校都出現了“補錄還沒人要”的尷尬局面。曾經有家長吐槽,孩子畢業只能去私立園拿3000塊工資,連房租都不夠。聽著都心酸。
四、傳統文科專業:英語、新聞學就業直接“斷崖式下跌”
想當年,英語專業、新聞學那可是“文科天花板”,現在卻成了“落水天坑”。AI翻譯技術飛速發展,2024年全國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僅57.8%;新聞學更慘,自媒體野蠻生長,傳統媒體崗位消失一大片,畢業生轉行做短視頻運營都被嫌棄“科班氣太重”。一位新聞學妹說,班上40人,畢業后真正進主流媒體不到5個,剩下全靠自謀出路。現在再選這些專業,真的得三思而后行。
家長為什么集體“避雷”?你以為的穩定,其實早變了天
? 現實就業數據太扎心:數據顯示,這四個專業的平均就業率普遍低于70%,有的還不到60%。
行業下行沒商量:法學、土木、新聞等行業本身就需求下降,崗位供過于求,企業招聘還壓價,畢業生被“卷”到懷疑人生。
? 專業設置老舊:部分高校課程內容還停留在“上世紀”,根本跟不上社會發展,學生畢業直接“脫節”。
家長信息獲取更透明了:自媒體、網絡平臺隨時能查數據,大家都怕“踩坑”,一傳十十傳百,專業口碑直接崩了。
? 求穩心態嚴重:誰都不想讓孩子成“炮灰”,寧可擠“萬金油”專業,也不敢冒險選“天坑”。
但是,冷門專業就真的一無是處嗎?其實也有逆風翻盤的例子!
有些“冷門”反而迎來新機會,比如:
? 采礦工程,新能源爆發,畢業生年薪可達15萬+;
? 核工程與核技術,核電站人才供不應求,部分畢業生還沒畢業就被“預定”;
? 小語種專業,“一帶一路”背景下就業率節節攀升。
? 環境管理、ESG咨詢等新興方向,2024年人才需求同比上漲48%。先了解社會需求,查查最近三年行業數據,看看哪些專業是真正有前景的。
? 發掘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不是所有“冷門”都適合你,但“熱門”也未必適合每個人。
? 關注政策變化,國家支持的領域,比如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等,可能才是下一個“風口”。
專業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是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社會需求會變,風口也會換,但只要你不斷學習,不怕試錯,未來永遠有機會逆風翻盤!如果覺得有用,記得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家長,讓更多人避開“天坑”,選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通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