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中考后陸續進入錄取階段。在入學人口進入高峰、學位緊張的當下,多地近年多措并舉拓寬學位資源。7月22日,廣東東莞公布普通高中補錄招生計劃時,宣布探索學位資源跨市配置,今年新增2所外市高中參與補錄。
鄰市惠州的兩所學校,有了東莞中考的招生代碼。
這樣的名額無疑受到歡迎,惠州市博羅縣東江博雅學校第一次補錄即招滿,該校招生工作人員表示“效果非常好,招生比較火爆”。另一方面,兩校學位的本地需求并不旺盛。
一江之隔的鄰市學校
第一次補錄即招滿
東莞市教育局介紹,為推進普通高中學位“迎峰”工作,近年來東莞市持續增加普通高中學位供給。東莞市立足本市普高學位供需實際,參考周邊地市的經驗做法,在多次實地調研和深入分析研判的基礎上,經廣東省教育廳備案同意,選取惠州市博羅縣東江博雅學校、惠州市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兩所外市學校作為試點,安排在2025年中考補錄階段面向東莞市考生招生,每校招生計劃200人。兩校補錄招生報名條件、填報志愿時間、錄取程序、注冊繳費時間均與東莞市民辦普高一致。
▲(資料圖)東莞學生步入中考考場
據了解,惠州市博羅縣東江博雅學校與東莞企石鎮隔東江相望,為營利性民辦學校。惠州市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位于惠州市惠陽區,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東莞市教育局表示,該學校距離東莞鳳崗約40公里。兩地隔深圳相望,車程約1小時,有公共交通可達。
東莞市教育局咨詢熱線表示,錄取后學籍在惠州學校,高考時可在本校也可在戶籍地參加。
7月23日,第二次補錄正在進行時。紅星新聞咨詢惠州市博羅縣東江博雅學校招生辦,工作人員表示200個名額此前已收滿。除住宿費、膳食費、床品等雜費外全額學費是24000元,但有五等獎學金。惠州市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招生辦老師表示,招收的東莞學生不會單獨編班。由于東莞市和惠州市中考滿分不同,會折算東莞學生分數后統一進行重點、次重點等班級的分配。該校學費每學期26000元,住宿費每學期2850元。
東江博雅學校工作人員表示,這是首次通過官方平臺開通異地招生,對于明年的政策,“不確定,但應該會持續”。第一次拿出的名額不多,但效果非常好,招生比較火爆。該工作人員個人認為,東莞人讀惠州的民辦學校較有“性價比”。
從公布的第一次補錄第一志愿分數線來看,東江博雅學校為536分,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為521分。而第二次補錄共有10所民辦普高1164個補錄計劃,其中惠州市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提供181個,第一志愿分數線為520分。
▲(資料圖)惠州中學推進“每天2小時綜合體育活動”
據了解,兩校學位的本地需求并不旺盛。從惠州中考的分數線來看,兩校的民辦收費分數線均為425分,即惠州的最低錄取控制線。東江博雅學校今年招生計劃1500個,大亞灣區外語實驗學校招生計劃1000個;正式批次錄取結束后的補錄,計劃數分別為833和425個。與東莞大多數民辦高中補錄計劃不超過100個相比,惠州多數民辦高中補錄計劃超過400個。
紅星新聞查詢發現,東莞多個鎮沒有或只有一所公辦或民辦普高,其中,鳳崗鎮只有一所民辦普高,企石鎮只有一所公辦普高。
東莞中考人數三年增加四分之一
東莞是珠三角人口流入大市。廣東2021年《廣東省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的“十四五”期間基礎教育公辦學位建設任務,東莞總任務低于廣州,但普高階段需增加的公辦學位數為4.56萬個,比廣州多出1萬多個,在省內僅次于深圳。
紅星新聞查詢東莞歷年中考數據發現,2022年至2025年東莞中考報名人數從7.1萬增加到8.87萬,4年增長24.9%。為實現不低于60%的普高錄取率目標,對應的普高招生人數也同步提升:2022年為43610人,2025年增至54907人,三年間增幅約25.9%。其中,公辦普高招生人數從2022年的26690人增至2025年的33820人,民辦普高從16920人增至21087人,公辦、民辦普高均保持擴招態勢。
東莞市教育局在4月公布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時詳細分析了今年的普高學位供給態勢。其表示,近年來,東莞市通過多種方式增加高中階段學位供給。今年該市高中總招生數首次突破9萬(包括中職和普高),而東莞中考報名數據為8.87萬人,因此能夠保證在莞參加中考的所有考生的高中階段學位需求。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計劃54907人: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33820人,民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21087人。公辦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數增幅為6.8%,超過中考考生數的增幅。
紅星新聞發現,民辦普高計劃招生數也有相當幅度的增長,普高總計劃招生數增幅約6.73%,超過中考考生數5.6%的增幅。
公布分數線時,東莞市教育局表示,今年普通高中錄取率比上年將略有提升。
紅星新聞注意到,除了惠州兩校的400個名額外,東莞第一次補錄本市民辦普高也提供了共2631個計劃,最多的一所達到700多個。同時,多所民辦普高的錄取分數線貼近520分的全市最低錄取控制線。但是,東莞市教育局表示,中考分數達到520分的考生人數一般比全市招生計劃數高出約20%至30%,能否錄取要看是否達到具體填報的志愿學校錄取分數線。
不過,紅星新聞發現,惠州的普高學位也難言充足。近年惠州中考報名人數甚至比東莞增長得還要快,兩市普高錄取率則相當。
專家:
長遠可避免新建擴建導致浪費
近年來,各地為了持續增加高中學位供給,采取了優化普職結構,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等方式,但學位資源跨市配置還較為新鮮。
高中本不被允許跨地市招生。廣東省從2020年開始明確了,各地公辦民辦普通高中原則上不得跨地市招生。2021年,廣東省相關通知要求各地常態化開展普通高中違規跨地市招生專項治理工作,除經省教育廳同意可開展跨地市招生的普高學校外,其他普高學校不得招收異地(跨地市)參加中考的學生。當年暑假,多個地市發布普高招生風險預警提醒,表示除個別學校如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或廣東實驗中學(校本部)經省教育廳批準,可在這些市開展跨地市招生(名額內)外,其他市外普通高中學校均不得在當地開展跨地市招生。
2022年起,除重申上述政策,省招錄工作實施辦法還提出,普通高中學位資源不足的地市,由生源輸出地和輸入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聯合報省教育廳備案后安排跨地市招生計劃。
不過,面對區域性學位不均衡問題,廣東省內,廣州等市近年也在鼓勵區屬高中擴大跨區招生比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民辦高中招生本來就更靈活。這種學位資源跨市配置的做法,短期內緩解了東莞的壓力,“今年用、明年用,過幾年就可能不需要用了”。從長遠來說,廣東有地方的小學已經出現了學位過剩現象,這樣可以避免新建擴建學校導致的編制、設施等浪費,就像潮汐車道一樣,比較靈活。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實習生 王佳一
編輯 張尋 責編 鄧旆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