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鄉
我們在行動
七月驕陽似火,青春腳步鏗鏘。7月1日—7月14日,湖北理工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拉開帷幕,機電工程學院八十余志愿者組成九支志愿服務小隊,以“青春實踐,賦能校企社科”為主題,于七月分別赴艾博智能公司、東貝制冷公司、東貝鑄造公司、東貝壓縮機公司、馬鞍山社區、黃石市科技館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們將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聯合,以青春智慧、機電力量賦能企業發展、教育關愛、科技普及,用實干擔當踐行青春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高校暑期“三下鄉”活動是落實這一重要指示的有力抓手,是讓青年學子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的重要途徑。在當地企業,機電智馭、機電智造、機電智行、機電筑夢、機電智夢五個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跟隨企業負責人,車間、前線工廠里往返,用青春智慧賦能企業,讓工業智慧扎根鄉土。
機電志愿者們在技術負責人帶領下參觀了智能化生產線與精密加工車間,了解高端裝備制造流程與企業核心技術需求。志愿者們分組進入數控加工、機械裝配、電氣控制等崗位,在工程師的指導下參與設備故障檢修、生產線效率優化等項目。志愿者們從感受書本知識的“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切身實踐的模式。
“車間是最好的課堂,這次實踐讓我對課本中的理論有了更直觀地理解。”陳登江同學在操控數控機床后感嘆道。
柯紫龍同學在測試冰淇淋機性能的過程中收獲了歡欣:“我第一次吃到了自己親手制作的冰淇淋。一組組零件,一串串代碼,組裝,拼接,輸入程序,最后變成了手里甜甜的冰淇淋,這種成就感無與倫比,就連手中的冰淇淋都感覺更甜了。”
在馬鞍山社區,微光志愿服務一隊、二隊,結合專業特長,為社區居民提供兒童托管、安全科普、智慧助老等多元化服務。
志愿者們發揮專業特長,為社區的中小學生打造了集課業輔導、科技啟蒙、安全教育于一體的“七彩假期”暑假課堂。志愿者們不但化身“機械小講師”,輔導孩子們完成暑假作業,還結合機械專業知識為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科技課程,借助積木拼圖以及基礎的紙質齒輪、零件,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機械的魅力。
社區與學院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所有的課程和活動均在志愿者和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同時,機電工程學院的學生們還開展了防溺水、交通安全、用電安全等主題課堂,提升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志愿者們定期在社區管理范圍內的磁湖湖畔進行巡湖與安全科普。
志愿者們深入老年人群體,詢問、幫助解決老人生活起居上的問題,同時宣傳各類安全知識。
在黃石市科技館,微光志愿服務三隊、四隊的同學們結合專業特色,通過科普講解、科技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為參觀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盛宴”。
在兒童科學樂園展廳和探索與發現展廳,隊員們化身“科普講解員”,生動講解各種科學原理,進行展品講解和導覽咨詢服務。同時,隊員們在黃旭華生平事跡臨展區進行科學家精神宣講,既傳播了科學知識,又傳承了科學精神。
王宇健同學在小朋友們的簇擁中面對鏡頭:“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是入館參觀的小朋友們眼里對于科學知識的渴望打動著我,我便化身成了‘無所不知’的大哥哥,我漸漸也變得自信起來了。小朋友們對科技知識的熱情更感染了我,讓我對于科技的發展有了更多的理解,對于專業知識的了解有了更多的熱情。”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為青年學子提供了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的實踐平臺,更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等形式的服務機制帶動當地的長足發展;在為期兩周的暑期三下鄉志愿服務里,機電工程學院的“七彩假期”畫卷仍在徐徐鋪展,拼圖課程串聯起知識與成長的軌跡;志愿服務的航船破浪前行,滿載著青春的責任與擔當;車間、企業里汗如雨下的身影,激蕩著不服輸的闖勁;科技館中寓教于樂的講解聲,傳遞著創新的火種。這群被稱為“志愿齒輪”的青年以青春為墨,以行動為筆,在驕陽照耀的黃石大地上,寫下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答卷——每一份熱忱都將化為光,每一份擔當都將凝成力,每一段青春都將匯成路,充盈青年心中。
圖片來源|機電工程學院
編輯|新媒體部 楊盈月
審核|新媒體部 易子煊 游子逸
終審|范曉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