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廣東省征集志愿公布,總征集人數超過3萬;應該是今年高考缺額最多的省份;可見廣東的民辦大學招生環境比較一般,部分學校有生存的危機!
從征集數據看;物理組征集人數約在1.93萬多人,其中公辦高校征集僅不到300人。民辦大學征集人數在1.9萬人左右。粗略算一下歷史組,總數人約在3.3萬人!
公辦高校缺額1-2人,這是不服從調劑生滑檔空出的名額;也是今年想上公辦大學的人最后機會,錄取分數一般不會低的。
從民辦征集的學校看,湛江科技學院,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華立學院、廣東理工學院、廣東華商學院等等,征集人數都是有好幾千。
其中湛江科技學院缺額在3000多,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文理缺額也在2000多,類似學校還有好幾所;可見學校招生壓力有多大。民辦學校招不到人,經費就難以保證!
為什么多所民辦高校會有如此多的征集名額呢?一個是學校招生計劃定的多,像湛江科技學院在廣東投放了6000多招生計劃,比很多公辦本科招生人數還多,背后的邏輯大家都懂!
其次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普遍不高。很多人進去讀書畢業沒有問題;但是學不到東西,四年的收獲多是身體。不過像西湖大學、福耀科技大學與東方理工大學等,其辦學質量非常很高;這個“民辦”內涵不一樣!
第三是普本學歷與專科區別不大了;絕大多數人畢業后也是上流水線;,民辦本科想找體面的工作只要靠家庭資源,考公上岸少之又少;等于畢業即失業;打螺絲就業可以,但是又幾個本科生甘心呢?
最后就是學費太貴,廣東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之一,這里的民辦學校學費定得比較高。
以湛江科技學院為例,學費基本在3.2-3.8萬,其它民辦大學學費也上下差不多;再加上住宿費,書本費與生活費,一年下來沒有個6-8萬是下不來的;總算四年讀書成本是20-30萬左右!
從以上情況看,一個家庭培養一個民辦大學生就是20多萬的支出,出來后基本和專科生一樣去上流水線;這個本科學歷顯得沒有多少價值了;于是很多家長選擇躺平,讓孩子放棄民辦本科,從而選擇上公辦專科,或者走3+2職業本科之路;普通人畢業后就業是一樣的。
由此家長省下15-20萬,留給孩子以后成家置業豈不是更好;反正都是打螺絲,何必花這份冤枉錢呢?家長的躺平是務實的選擇!
受大環境影響,民辦高校招生難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不排除有部分學校要關門。它們能自救的就是提升辦學質量,辦小而精的技術專業;讓學生四年學到一技之長;只有這樣才會有家長愿意掏錢;繼續當下的薅羊毛辦學模式,結果已經注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