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7月26日的臺灣罷免投票大限,僅剩不到兩天時間,島內政壇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緊繃狀態。這場被稱為“二次選戰”的罷免行動,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投票,而是一次關乎權力格局重塑的政治豪賭。
從表面看,這是民意代表的去留之爭,背后卻是綠藍白三方勢力的生死角力。罷免成功與否,不僅將重構民意機構席位,還會直接影響賴清德未來數年的施政基礎。對于已經雙少數上臺、在民調中頻頻下滑的賴清德而言,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斗。
賴清德的兩大短板早已暴露:一是缺乏足夠的民意支持,二是失去對民意機構的實質掌控權。民進黨在議會中不占多數,藍白聯手時常掣肘行政運作,甚至能推動反制法案。賴清德在這樣的夾縫中執政,難免步步驚心。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他選擇以攻代守,掀起島內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罷免行動。民進黨策動的罷免對象幾乎全是國民黨籍民代,企圖通過清除勁敵實現權力再平衡。然而,島內法規明確規定,罷免需同意票超過反對票且占選區總人數25%以上,門檻并不低。
島內民調顯示,大多數民眾對罷免并不買賬。一場原本意在扭轉劣勢的攻勢,如今卻變得搖搖欲墜。民進黨內部甚至預估,最終或許只能罷掉四席:臺北市的王鴻薇、徐巧芯,新北市的葉元之,以及桃園市的牛煦庭。這樣的成績遠遠低于預期,也難以撼動藍白在議會中的基本盤。
選情膠著,賴清德不得不祭出兩記殺手锏,試圖力挽狂瀾。第一招,是籌劃“竄訪”中南美洲,行程中刻意安排“過境”美國,這一切顯然不為訪問小國,而是刻意制造外交噱頭,借助美臺關系提振島內支持率。
專機繞道美國領空、刻意停留美方城市,根本不符合航程所需,卻恰恰反映了其“借美自重”的政治圖謀。賴清德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激起島內部分親美選民的情緒,營造自己“受國際認可”的形象。
與此同時,第二招更具煽動性,將矛頭直接對準大陸。7月23日,臺陸委會突然指責大陸“干預島內民主運作”,將罷免行動包裝為“綠色恐怖”的反擊對象,試圖用“反陸”情緒為大罷免添柴加火。
然而,這一操作非但未贏得同情,反而招致質疑。陸委會所謂“干預”的說法既無實證,也違背事實。罷免對象本是民進黨精心選定的政敵,大陸并未參與其中,更無從決定誰去誰留。島內媒體對此也多有不滿,認為民進黨是在轉移焦點、制造輿論泡沫。
與此同時,一則來自花蓮的爆料更是將民進黨的操作推向輿論風口:有人疑似以每票2000新臺幣的價格收買選民投下同意票。此外,還推出所謂“青年返鄉專車”政策,意圖動員青年選民回鄉支持罷免,操作手法引發島內強烈反彈。
民進黨為了罷免成功,不惜動用各種手段,連司法資源都被質疑被用作政治打壓工具。有國民黨成員在聯署階段突遭羈押,民間普遍懷疑這是民進黨借助司法系統打壓異己,為罷免清除障礙。
在這種背景下,大陸方面并未保持沉默。國臺辦連續兩次發聲,措辭嚴厲,直接點名賴清德“倚外謀獨”、“以武謀獨”,稱其為“戰爭販賣者”、“和平破壞者”。并明確表示,任何形式的“臺獨”行徑都絕不姑息、不容忍。
外交部也迅速采取行動,針對賴清德“過境”美國一事,呼吁拉美國家切勿被其政治操作利用,重申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中方嚴正警告美方不得與臺進行任何官方接觸,要求停止向“臺獨”勢力釋放錯誤信號。
美方回應含糊,稱“過境”符合慣例,理由是“乘客安全與尊嚴”,但并未正面承認。相比拜登時期的激進態度,特朗普政府在此類問題上顯得更為冷淡和務實,不再熱衷于炒作臺海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罷免投票前夕,美國眾議院于7月21日通過“臺灣沖突懾止法案”,試圖通過披露大陸官員在美資產,威懾大陸統一行動。這一提案被島內部分媒體稱為“幫倒忙”,不僅未能起到威懾作用,反而有助于大陸反腐斗爭。
島內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看清現實,與民進黨主動劃清界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言,賴清德的“團結十講”實則是“亂臺十講”、“造謠十講”。島內多數民眾也逐漸意識到,民進黨正在將臺灣社會推入持續動蕩的深淵。
賴清德的“最后瘋狂”,不僅沒有鞏固他在島內的地位,反而加速了其政治信用的瓦解。他所依賴的美國表現出疲態,那些所謂的“邦交國”也并不值得信賴。大陸的回應則堅定而明確:統一是歷史大勢,誰也阻擋不了。
這場罷免大戰,是一次政治豪賭,更是一場信任危機的總爆發。賴清德以為憑借操弄手腕、煽動對立就能扭轉乾坤,殊不知民心早已不在。大陸的立場清晰堅定,島內藍白陣營也在緊密聯手,民進黨孤注一擲的策略,正一步步走向失敗的深淵。
剩下的48小時,將決定島內政局的深刻走向。賴清德能否借助這場賭局穩定政權,還是徹底跌入政治泥潭?答案或許已在風中,但可以確定的是,大勢已定,統一的腳步不會因任何人的表演而暫停。
信息來源:
[1]8月竄訪中南美并“過境”美國?島內猜測賴清德將付出多少“過路費” 環球網
[2]一遇挫就喚“青鳥”,島內嘲諷賴清德 北京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