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俊杰
長期扎根黃淮農村,堅持科技興農,培育優良品種,改良栽培方法,使許多“望天田”變成“高產田”;牢記囑托,善于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中央宣傳部日前授予徐淙祥同志“時代楷模”稱號。徐淙祥同志的先進事跡經宣傳報道,在干部群眾中引發熱議。
“徐淙祥用良種和良技蹚出一條高產路,印證了現代農業的出路在科技、在創新、在人才。我們將注重農業科技應用,讓農業生產更‘聰明’,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徐圩鄉盛世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理事長尚躍說。
在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韓寨村種糧大戶王剛東看來,“時代楷模”這份榮譽,不僅僅是對徐淙祥的肯定,更彰顯了國家對廣大農民群眾的關心,“未來,我將繼續以規模經營為引擎、科技賦能為抓手,多種糧、種好糧。”
“徐淙祥是我們的榜樣。”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三十崗鄉業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業姐說,要向徐淙祥學習,潛心鉆研果蔬種植技術,和鄉親們一同走好科技興農富農路。
眼下,正值糧食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農業農村局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高仕朋每天都要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徐淙祥的先進事跡展現了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重要價值。我們既要帶著專業知識深耕田間,也要從農民實踐中汲取智慧,通過雙向發力讓農技真正扎根大地,全力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高仕朋說。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小麥栽培與耕作團隊10余年來助力小麥種植不斷取得高產豐產新紀錄。團隊成員陳歡表示,將繼續從身邊榜樣汲取奮進力量,把對農業的熱愛化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服務農民增收致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實際行動,為端牢中國飯碗貢獻力量。
“學習了徐淙祥同志的先進事跡,我深受鼓舞。”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與兒街鎮百福庵村黨支部副書記吳小飛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要以時代楷模為榜樣,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同時注重延伸產業鏈,發展綠色農業和農產品深加工,讓種糧有奔頭、鄉村有活力。
這幾天,安徽農業大學工學院黨委副書記張立付帶領“三下鄉”團隊在田間地頭調研,他組織同學們專題學習了徐淙祥同志的先進事跡。“徐淙祥同志的先進事跡是鮮活的思政教材。”張立付說,教育工作者要善用這樣的案例,引導青年學子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為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青春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5日 04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