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無人機滿載著河蟹“營養餐”騰空而起,沿著預設航線在稻田上空穿梭飛行,顆粒狀的飼料被均勻撒落在稻田里?!拔椰F在嘗試用無人機給河蟹投喂飼料,一上午的活一小時就干完,而且撒得勻、不扎堆,河蟹吃得歡,長勢明顯比去年好。”遼寧盤錦市種糧養蟹大戶齊豐邊操控無人機邊介紹,“今年我種了3000多畝水稻,全部采用扣蟹與成蟹混養的模式,現在河蟹長勢良好,蟹田大米豐收在望。”
看著小河蟹在稻株間自在游走、無人機精準投喂餌料,寧夏漁業產業協會會長趙峰說:“盤錦稻蟹綜合種養模式不斷升級,推廣到寧夏,已讓10萬畝鹽堿地變成了‘金糧倉’?!?/p>
早在十幾年前,寧夏就從遼寧盤錦嘗試引進稻田河蟹,在賀蘭、青銅峽、靈武等市縣試養,最開始時示范稻田養蟹1000畝。如今,寧夏稻蟹綜合種養面積已近10萬畝,覆蓋引黃灌區12個市縣及農墾國營農場?!捌焚|好,上市早,賣價高。”趙峰說,這幾年寧夏每斤河蟹可以賣到60元,為當地農民增收添了不少勁。
不只寧夏,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引進了盤錦稻蟹綜合種養模式。中國漁業協會副會長、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東列舉稻蟹共生的好處,河蟹以水中的害蟲幼體和雜草為食,其糞便及殘餌又成了水稻的有機肥料,從而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稻因蟹而優,蟹因稻而肥,近年盤錦稻蟹綜合種養面積已達97萬畝,占全國稻蟹種養面積的36%。最早探索稻蟹綜合種養的李曉東,如今在自己的企業蹚出種養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科普研學一體化的稻蟹產業發展模式。
“盤錦河蟹好養,黃滿、膏肥、肉質鮮美,又好賣?!壁w峰笑著說。在盤錦光合蟹業公司的種苗選育與技術指導下,寧夏河蟹的個頭從2兩半增至3兩半,成活率高,上市比其他地區早一個月。如今,寧夏每年70%的蟹苗仍由盤錦供應。從遼河三角洲到塞上江南,這條跨越1800公里的“河蟹走廊”,不僅是東西部協作與鹽堿地綜合利用的典型示范,還是兩地農民協同共富的生動實踐。(經濟日報記者 孫潛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