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糧食應急儲備庫一派繁忙景象,滿載稻谷的運糧車有序駛入登記區,智能扦樣設備揮動銀色機械臂,精準插入車廂進行取樣。質檢、過磅、結算,各環節高效銜接,宛如一條“智慧流水線”。
“科技手段,就是要讓糧食安全‘看得見、摸得著’!”負責人廖秀君介紹,門口的智能扦樣設備取樣隨機,點位覆蓋全,檢測結果更具客觀性和公信力,更能代表整車糧的真實質量。這座現代化糧倉,集糧油倉儲、冷鏈物流于一體,具備糧油倉儲4萬噸、冷鏈物流倉儲350噸的能力。
步入倉儲區,一股清涼氣息迎面而來?!靶录Z住上了‘現代化高大平房倉’,綠色儲糧空調能夠有效抑制蟲害滋生。”廖秀君介紹,內環流控溫系統利用糧堆內部的“冷氣”,夏天將倉溫和糧溫控制在25℃以下?!皽囟鹊土?,濕度穩了,倉里害蟲繁殖得以控制,糧食自然‘精神’!”他解釋道。
在智能監控大屏前,倉儲保管員陳鑫展示了另一項“絕活”——氮氣氣調技術。“我們向密閉糧倉充入氮氣,氮氣濃度充到98%并達到一定時間后,便可殺死害蟲,抑制霉菌,不用一點化學藥劑!”他指著屏幕上的數據說,這項綠色儲糧技術殺蟲徹底、保鮮高效、成本低廉,稻谷品質顯著提升。
智能科技不僅守護糧食,更讓售糧農民省心省力。在結算區,種糧大戶張祥和剛完成交易?!敖衲曜约悍N的加上從農戶手里收到的稻谷已經賣了160萬斤,產值達208萬元?!睆埾楹蜆泛呛堑卣f:“結算快,拉一批糧上午交完,下午錢就能到賬!”
為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確保顆粒歸倉,大余縣以智能糧倉為樞紐,持續完善糧食收購保障機制,大力推進市場化收購,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拓寬售糧渠道。同時強化市場監管,嚴查壓級壓價、拖欠糧款等行為,嚴格執行國家政策,通過公示質價標準、落實“優質優價”等舉措,確?;蒉r政策精準落地,讓糧農賣“明白糧”“舒心糧”。自7月17日啟動收購以來,該中心日均入庫量超200噸,已完成全縣早稻收購任務的35%。(彭青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